剛才我說壓力不久會消失,但現實中,也有很多壓力不容易消失,像身邊的人際關係、職場的壓力、病痛等。
如果壓力持久不消失,生物會變成什麼樣呢?
20世紀初,有位加拿大免疫學者漢斯·塞爾耶研究了這個問題。他用老鼠進行試驗,看不同的壓力會激起生物怎樣的反應。
他進行這個實驗時,“壓力”這個詞還沒有被廣泛認知。實際上,壓力這個詞,是因為塞爾耶提出的“壓力學說”才廣為人知的。
他本來進行的是荷爾蒙研究,發現當生物受到持續的不愉快的刺激時,不論是何種類型的刺激,都會分泌出一種相同的荷爾蒙。實際上,這種荷爾蒙,正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壓力荷爾蒙”。
感受到壓力時,生物體就會放出荷爾蒙。
那麼,壓力不斷重複(或是長時間持續),壓力荷爾蒙持續放出,生物會變得怎樣?
塞爾耶對老鼠持續施加各種壓力,進行研究。
①在下雪的寒冬夜裏,把裝著老鼠的籠子放在屋頂上。
②按一定的間隔,對老鼠進行電擊刺激。
③強迫老鼠遊泳。
④把老鼠釘在板上。
結果都一樣。
老鼠死了。
被施加壓力時,實驗中的老鼠都進行了激烈的抵抗,想盡辦法擺脫壓力狀態。但是,它們一旦意識到不論如何抵抗如何掙紮都無濟於事時,不久就放棄了。它們什麼也不做,隻是靜靜忍受壓力。
在強迫老鼠遊泳的實驗中,最初老鼠為尋求出口拚命遊泳,有時甚至會潛入水中尋找出口。但是,它們不久就停止遊泳,為防止能量消耗,一動不動,等待情況好轉伺機逃走。
當然,這種情況下,如果從壓力中解放出來就得救了,但如果壓力持續,不久就會死去。
調查顯示,從施加壓力到死的期間,不論是何種實驗,所有的老鼠都會產生“胃潰瘍”、“胸腺、淋巴腺的萎縮引起的免疫力低下”、“腎上腺皮質肥大”這3種相同的反應。這在日後被稱為“塞爾耶壓力三征兆”,是生物體在承受壓力時產生的壓力反應。
現在大家都知道,這三大征兆,在人身上也同樣會出現。
經常會聽說壓力造成胃潰瘍,壓力持續,健康的人也會產生這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