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治愈”,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做“拍拍背”實驗時,調查腦內的血清素濃度,發現了這一數據。
“拍拍背”,是由中川一郎開發的實驗,現在正在推廣中,我們正在進行這方麵的研究。兩個人組成一組,一個人對著另一個人的背,以1秒1次的頻率,輕輕拍擊。
我預想被拍背的人血清素濃度會上升,結果,意外的是,拍的人,被拍的人,雙方的血清素濃度都上升了。
腦的血清素濃度上升,也就意味著血清素能神經被激活,被“治愈”。
這意味著,為別人做事,實際上也能治愈自己。
例如,母親抱著嬰兒,輕輕拍背,嬰兒會被母親的溫暖治愈,同時,母親也被治愈。
從憂鬱和自閉中恢複時,需要和他人的交流,沒有希望和夢想的人,有了“為某人努力”的想法,也是和他人交流本身刺激了同感腦,激活血清素,對他本人來說成為一種治愈。
人是社會性生物,不能獨自生活下去。對人來說,為別人努力,結果能治愈自己,是一大福音。
為他人努力其實是讓自己幸福的方法。
為別人就是為自己,讓別人幸福就是讓自己幸福。
所以,為沒有幸福感苦惱的人,最簡單的幸福方法,就是讓別人幸福。
其實,這正是人類發達的“同感腦”的真正價值。
同感腦讓我們在看到別人悲傷時也感到悲傷,在別人痛苦時也感到痛苦。同樣,我們看到幸福的人,同感腦也會有共鳴,把自己引向幸福。
我認為,這是人類擁有的最棒的能力。
從前就有“與人為善,與己為善”的說法,這不光是一種警句,確實,我們的大腦就是這樣的結構。和人接觸,讓別人幸福,自己也會幸福。這是人類發達的“腦”選擇的幸福之路。
為什麼要為了社會勞動?
為什麼要對別人好?
為什麼和人直接接觸很重要?
現代人已經感到困惑的這些問題,答案都在我們的大腦裏。
現代社會的很多問題,都來自人和人直接接觸的喪失。“腦壓力”的原因也一樣。
核心家族化、母子分離、電視機看孩子、沉浸於電腦的工作、網絡社會……原因不止一個,相同點是人和人直接接觸的欠缺。
互相接觸,麵對麵的對話中,經常用到刺激同感腦的非語言性交流。人就是這樣讓同感腦工作,治愈自己,也治愈別人,構築起良好的人際關係。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擴大,就不會再為壓力苦惱,自然就有了良性發展的社會。
鍛煉血清素能神經,激活同感腦,這兩者既是抗壓能力,也是人和社會幸福生活、發展的重要路徑。
請大家好好利用血清素能神經和同感腦,好好處理身體性壓力和腦壓力,邁上人生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