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泥腿子比開明(2 / 2)

然而,這由太平天國農民率先開始的軍事現代化,卻讓清軍尤其是後起的湘淮軍吃了苦頭。後者奮起直追,其中左宗棠的左係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在這方麵進展比較快。在幾年之內,就後來居上。

湘淮軍的後來居上,跟西方對太平天國的態度變化有關。太平天國初起之時,西方從政府人士、媒體人、傳教士和一班冒險家,都對太平天國有好感,到太平軍中幫忙的外國人相當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情況有了變化。他們開始討厭太平天國的宗教,甚至認為這種打著上帝旗號的異端信仰,對他們的宗教是一種褻瀆。同時,他們對太平天國的濫殺也大為反感。同時,由於英法通過戰爭,跟清政府達成了進一步開放的協議,也不再對太平天國抱有幻想,開始出麵禁止對太平軍銷售武器。在這樣的背景轉換的情況下,雖然依然有少數的西方人對太平天國保持友好的態度,但太平軍獲得西方武器,尤其是火炮的渠道,畢竟大大縮窄了。

與此同時,樂意幫助清政府的洋人反而多了起來。1860年美國牛仔華爾在上海地方當局的資助下,組織洋槍隊,標誌著一個轉折——中國的土地上,出現了西方人的誌願軍。這種誌願軍,後來演化為常勝軍和常捷軍,雖然士兵大多還是中國人,但軍官已經是洋人,甚至是西方的現役軍官。這樣的軍隊的出現,對湘淮軍,尤其是淮軍的現代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當時,淮軍和左係湘軍雖然大規模地裝備了洋槍,但是,對於前裝洋槍的使用,卻還是采用傳統中國軍隊的方式,不知道如何排列方陣,第次射擊。由於常捷軍隨左係湘軍行動,常勝軍隨淮軍行動,洋人軍官通過實地演練,教會了湘淮軍洋操,如何使用洋槍,使洋槍發揮出最大的效能。對於李鴻章津津樂道的開花大炮,湘淮軍更是不會用,每每得依靠常勝軍和常捷軍的炮隊。在常勝軍被英國軍官戈登接手之後,這個英國炮兵軍官,至少教會了淮軍如何使用大炮,至於計算射擊夾角,也許淮軍還沒有掌握,但淮軍手裏的大炮,畢竟能發揮作用了。此後攻城略地,淮軍幾乎是得心應手。與此同時,淮軍在編製上,也做了適應洋槍洋炮的改進,使之更加匹配。

太平軍使用俘獲的“飛而複來號”戰艦與清軍作戰

典型的洋人軍官加中國士兵式的洋槍隊

戈登和他的洋槍隊

反過來,太平軍方麵卻每況愈下。在西方軍火禁運的麵前,原有的洋槍損壞日多,補充相對困難。雖然說,也有洋人前來幫助太平軍,但是畢竟這些人數太少,太平軍又沒有給他們教練的位置,所以,太平軍戰士在使用和養護槍械方麵,做得不太好,很多槍械,都生鏽壞掉了。於是,太平軍在武器上跟湘淮軍的差距,日見其大。更重要的是,由於農民的局限性,太平軍對於西方文化的吸收,僅限於物質層麵。在太平軍幫忙的西方軍人也不少,但是,他們卻不讓這些洋兵教他們洋操,至於讓西方人改造他們的部隊,改變編製,就更談不上了。從本質上講,他們缺乏製度改造的能力和意願。所以,既有的洋槍,也難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在炮的方麵,差距就更大,在湘淮軍越來越凶猛的火炮轟擊下,太平軍奪得的江浙地盤,一塊塊地淪陷。最後的精銳,也在救援天京的決戰中,損失殆盡。這個農民的天國,最後的依仗,也已經沒有了。到天京失陷前夕,太平軍實際上已經糧餉兩斷,已經沒有可戰之兵了。

畢竟,那些奮起救助清王朝的漢人士大夫們,畢竟讀書比較多,在知識上占有優勢,具有文化上的組織和製度能力,一旦開始接受西方文明,就顯示出強大的優勢。這場跟泥腿子比開化的較量,最終還是士大夫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