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的宗教(2 / 2)

天主教有神甫和主教,基督教也有專職的神職人員,這些人平時是要主持宗教活動的,但是,拜上帝教沒有專職的神職人員。軍民一體,按照太平軍製編製,所以,每個單位的首長就是主持宗教活動的主持者。一般的士兵和民眾,是由卒長來張羅,高層的宗教活動,則由某個單位的最高長官,指定一個官員來主持。

一、洗禮。洗禮是入教的儀式,是門檻,在基督教,屬於基本的聖禮。拜上帝教也有這個儀式,在供著上帝牌位的神壇上,擺著兩盞燈,供著清茶三杯。要求洗禮者,首先得請人寫一個格式性的請求書,表示悔罪,洗心革麵,遵行天條。受洗的時候,要求受洗者要當眾跪下,高聲朗讀自己的請求書。讀完之後,當場焚化。然後主禮者問:你願不願意不拜邪神?願不願意不行惡事?願否遵守天條?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後,主禮者在一大盆清水之中,取水一杯,澆灌於受洗者腦袋上。邊灌邊祝:洗淨從前罪惡,除舊生新。禮畢,受洗者起立,把三杯清茶飲了,然後用盆裏剩下的水洗心胸,洗禮過程,就算結束。有條件的,進江河裏通身洗浴,效果更佳。

德國人想象中的鹹豐皇帝,衣著打扮十分奇怪。

二、禮拜。星期天做禮拜,或者叫作望彌撒,也是基督教的一個基本活動。每個基督教社區,就是通過彌撒,把人聚攏起來。一個社區的教徒,相互認識,相互聯係,互相幫助,這是一個最好的紐帶。但是,拜上帝教沒有牧師和神父,禮拜的主持者,在基層就是卒長,在王府,就是王爺指定的官員。由於沒有專業的神職人員主持,所以也沒有專門的宣講。而且,由於洪秀全當初接觸基督教是從《勸世良言》入的門,因此受《舊約》影響比較大,一度拜上帝教每逢禮拜日,要停止工作,跟猶太教似的,後來才隨便了一點。拜上帝教的禮拜,跟基督教一樣,都是教徒的聚會。每次禮拜之前,街上都要掛出信號旗,旗上寫著“明日禮拜,各宜虔敬”。有的地方,則派人打著有這樣字樣的旗,敲著大鑼喊:“明日禮拜,各宜虔敬,不得怠慢!”集會開始,都要唱讚美詩,這個讚美詩,是從基督教扒過來的,裏麵居然有“讚美耶穌為救世聖主”、“讚美三位為合一真神”的字樣。每次禮拜,都要設神案,案前點燈,供上茶、飯和菜,講究的,還供三牲。大家唱完讚美詩之後,主持人帶領大家跪讀製式的祈禱文,然後向天焚化,大家一起禱告幾遍,禮拜就算結束。

三、早晚膜拜。基督教沒有五功一說,但是,拜上帝教卻明確規定了教徒必須每天早晚定期的禱告。在天京城裏,時辰一到,天王府裏發出信號,然後敲鑼人沿街通知,所有人都放下手裏的活兒,一起禱告,禱告詞也是製式的。

四、平時有事時的禮拜。凡諸婚喪嫁娶,有病祈求上帝去病了災,給房子上梁,都要舉行儀式。官員升官,開印履行職務,也要舉行儀式。這些儀式,有的時候比禮拜日的禮拜還要隆重,上供的三牲分量很重,參加者也非常虔誠。隻是有段時間規定人死即是升天,是喜事,不許哭,也不許大殮安葬,比較特別。但實際上很難讓人遵行。

五、戰爭禱告。凡是臨戰之際,太平軍多半要舉行戰前的禮拜,禱告,而且有條件的話,還要安排三牲。由長官講道理,即戰爭動員。禮拜完了,萬眾一起起立大呼口號,天父保佑。無疑,經過這樣的戰爭動員,的確對鼓舞士氣有很大的作用。

六、講道理。基督教的傳教,講道是一種常見的形式。拜上帝教則叫講道理,因為沒有專門的神職人員,所以,講的內容不全是教義。加入太平軍的英國人呤喇說,太平天國每月聚會一次,講道理。可能沒有這樣的規則,但但凡有事,比如新法令的頒布,遭逢特別的日子,都會聚會講道理。講的內容有教義,也有金田起義以來的曆史、需要遵行的紀律等等。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太平天國的宗教儀式,不僅沒有天主教繁瑣的七事,連新教簡化了的婚禮、終傅禮也沒有。所有的禱告詞都要稱為奏章,連新舊約,都稱為新舊遺詔書,體現出天國濃重的皇權意識。所有的宗教活動,都充斥著中國元素,跟其他的中國人禮神拜佛一樣,無非有求於神,因此,供品是不可少的。至於為何動輒有清茶三杯,估計跟三位一體沒有關係,而是中國傳統的三字迷信,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三生萬物。道教和佛教,所供奉的神佛,動輒就是三位、三清、三身佛、三世佛之類。原本對於講究功利的中國人來說,神案上供的是什麼神,是無所謂的。哪個靈應,就供哪個,而叩拜、上供,則是一定的。拜上帝教跟中國傳統的宗教不同的,是它頻繁而且定時的日常活動,恰是這樣的活動,才給太平天國增添了凝聚力和戰鬥力。當然,到後期,整個太平軍魚龍混雜,這種定期的宗教活動,也就無法繼續了。上上下下,隻有洪天王一個,成天沉湎於宗教裏,說著天話,做著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