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天國的崩塌(1 / 2)

1856年,太平天國內訌,特別是當最能幹的石達開都離開天國之後,這個農民建的王朝無可避免地走上了下坡路。有一年多,天國實際上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各地的將領,隻是憑借著本能,維持這個王朝,直到三位傑出的年輕領袖脫穎而出——陳玉成、李秀成和李世賢。這期間,清軍之所以沒有能乘機一舉擊潰太平軍,一方麵是因為地方上太平軍實力尚在,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清軍太弱。基本無用的八旗和綠營,還沒有徹底讓鹹豐皇帝絕望,而湘軍除了胡林翼這一支之外,還沒有跟地方政權結合起來,體製外的稅收機製厘金,還沒有成為湘軍穩定的財源,客觀地說,此時的湘軍還沒有成為抗擊太平軍的主力。

幾位年輕主帥的橫空出世,給了太平天國以中興的征兆,但是,這個征兆卻被天王洪秀全自己給打消了。這位政教合一的農民領袖表現出非常奇怪的領導特質,一方麵,他誰都不信任,包括自己家人,無論是他兩位無能的哥哥,還是後來回歸的族弟基督徒洪仁玕,更不用說那幾位年輕將領了。天王是他做,軍師也是他做。另一方麵,實際上他又什麼不做。成天待在宮裏,泡在脂粉堆裏混日子,跟《紅樓夢》裏賈府的賈寶玉類似。賈寶玉天天讚美身邊的女性,而我們這位洪天王則天天咒罵自己的女人。天天忙著督率自己的娘子軍團做家務,又橫看豎看不順眼,好像他不是一個王朝的統治者,僅僅是個娘子軍連的指導員。與此同時,他又成天沉湎於宗教迷霧裏,一邊替天父寫詩,教訓自己的妻妾,一邊下令刊印新舊約聖經,他稱之為新舊遺詔書,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修改,發行到整個控製區,讓他的臣民學習。

每一個民間教門的領袖,都會有一個從編故事騙人,最終到被自己故事騙到的經曆,洪秀全也不例外。當初他編織自己的異夢,編造自己為上帝的二子,受命為人間太平王的時候,未必有什麼確信。否則,當初馮雲山入獄,他就不會倉皇出逃。如果堅信自己受命於天,完全有自信不怕人家的迫害。但是,到了定都天京,他就已經有點自信了。天國的末期,國運在走下坡路,他自己也拿不出什麼好辦法的時候,這種來自宗教的自信,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相信,無論如何,上帝都會出麵幫他的。對他和每一個天國的臣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堅定對他和上帝的信念。沒有糧食不要緊,上帝會降下甘露,沒有援兵不要緊,上帝會遣來天兵天將。

其實,在這一個階段,太平天國還是有機會的。首先,西方對這個貌似的基督教王朝還有幻想。幾個西方主要國家的公使前去天國探訪,並沒有得出否定太平天國的結論。新教的傳教士們雖然對洪秀全的異端思想有點想法,但還是設想可以加以改造。為此,他們特意安排了已經成為新教牧師的洪仁玕回到天國。而洪仁玕也真的提出了一係列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方案,一度,連中國第一個留洋學生容閎,也留在了太平天國,準備貢獻自己的才學。幾位年輕的戰將,也的確是傑出的人才,是通過多年征戰打出來的軍事將領,不僅富有經驗,而且足智多謀,英勇善戰。但是,這樣的機會,都被洪秀全一一浪費,或者說揮霍掉了。他到死都沒有想明白西方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是不是同教的兄弟。當然也不會因為需要爭取西方援助,而修正一下他的宗教說辭。而洪仁玕的《資政新篇》,雖然發布,但由於他不問政事,而洪仁玕又沒有實際的權力,結果等於一紙空文。至於陳玉成、李秀成和李世賢等幾位年輕的將領,他又擔心這些人尾大不掉,刻意用多封王分解他們的權力,好端端地平白讓太平軍分裂成各個半獨立的軍閥。

蘇州忠王府,門前還挺熱鬧。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目標特別大,要想保住南京,唯一的辦法是守住長江中上遊的各個據點。隻要敵人順流向下打,太平軍就隻能被動挨打。圍魏救趙的辦法可以用一次,但不可能總用。一旦敵人咬死了你的這個弱點,就是從上遊往下一個一個據點地打,太平天國就沒有別的辦法了。明明後期太平天國實力已經不行了,但洪秀全就是不肯換個地方,等於是被人拿住了七寸。一旦最後一道屏障安全失守,南京也就在人家的掌中了。在曆史上,唯有攻下長安的黃巢犯過這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