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幹到死(1 / 3)

《亮劍》reference_book_ids\":[7217738163756731427]}],\"4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1,\"start_container_index\":4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7},\"quote_content\":\"《亮劍》reference_book_ids\":[721773816375673142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一章 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幹到死

如果管理隻是單純地管人,就算你費盡心思,絞盡腦汁,也不可能把人管好,隻有懂得從管人上升到帶人,才能把企業管好。不懂帶人,新人難以成長。結果要麼是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要麼幹脆無人可用,最後不得不更加事必躬親,累及自我。不懂帶人,再好的點子也是紙上談兵,再好的項目也隻能胎死腹中。帶好人,就可以實現1+1> 2的效果;不懂帶人,就會使1+1< 2。

1巧妙帶人比費盡心思管人更重要

有一位非常負責的管理者,每次分派工作都會從開始到結束,事無巨細,指示得非常清楚。比如,安排下屬布置會議室,他會對下屬小張說:“擺100把椅子。”對下屬小李說:“買10斤茶葉。”對下屬小黃說:“買10箱蘋果,5箱橘子。”對下屬小鄧說:“會標上的字要用毛筆寫,找誰寫……寫多大……”

也許開始下屬們尚能接受,但時間一長,大家肯定不會太情願,因為他們會覺得上司就像一個喋喋不休的老太婆,什麼事情都管,管得那麼細,讓他們沒有一點自主權,幹起活來挺沒勁的。尤其是當上司的主意並不高明,他們提出意見上司又不采納時,他們更不願意按照領導的意思去辦,但又迫於無奈,隻好硬著頭皮去執行。試問,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迸發出強烈的積極性、責任感嗎?會把任務執行到位嗎?

管理者們要明白,反感被別人管是人的本性。生活中,我們經常聽見小孩說:“你憑什麼管我?”“我不要你管!”就連小孩都有排斥被管的情緒,更何況是成人呢?而且管人還有諸多危害,對下屬的成長極為不利,對企業效益的提高也不利。

首先,過度管理會打擊下屬的積極性。原本解決問題的辦法有100種,管理者讓員工用某一種,而這種辦法並非最好的,但員工隻能照辦。漸漸地,員工會懶得思考辦法,隻知道按照管理者給出的辦法執行,這樣員工的創造性就慢慢喪失了。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說:“對創造者來說,最好的刺激是自由——有權決定做什麼和怎麼做。”管理者越俎代庖,無異於給下屬的思維上鎖,鎖住了他們的積極性,也鎖住了他們的創造性。

其次,過度管理會導致下屬不自信,不利於鍛煉下屬的實際工作能力。許多管理者繼承了為人父母者的品質,對待下屬就像父母對小孩一樣,生怕員工把事情辦砸了,千叮嚀、萬囑咐。這很容易影響下屬的自信心,不利於下屬提高工作能力。

員工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犯錯、摸索、嚐試的過程,走一些彎路、摔一些跟頭有什麼關係呢?反而會讓下屬變得更加堅強和成熟。如果處處嗬護著下屬,下屬就會變成未經世事的“弱智兒”。

真正高明的管理者才不會事無巨細地管,他們往往隻告訴員工期望得到什麼結果,而不會告訴員工應該怎樣去做。比如,讓員工推銷一批商品,他們隻會告訴員工銷售目標、產品的價格、相關的經濟合同等,而不會告訴他們去哪兒推銷,怎麼向客戶推銷。這樣下屬就可以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開動腦筋想辦法完成任務。所以說,巧妙帶人比費盡心思地管人更重要。

通用集團前CEO傑克·韋爾奇曾經說過:“掐著他們(員工)的脖子,你是無法將工作熱情和自信注入他們心中的。你必須鬆手放開他們,給他們贏得勝利的機會,讓他們從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獲得自信。當一個員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將給他讓路。”

有個年輕人學做西裝,師傅隻簡單地告訴他一遍怎麼做,然後就讓他自己做。當他遇到困難時,他就會請教師傅,但師傅隻是提醒他、引導他、暗示他,而不會直接告訴他怎麼做。師傅說:“你自己想半天甚至一天,實在想不出來我再教你,這樣印象深刻,否則,你問我我就馬上告訴你怎麼做,你明天就會忘掉,到時候還是不會,還要問我。”

這位師傅不愧是一個教練型的領導,他懂得巧妙帶徒弟,激發徒弟的思考意識,而不是原封不動地把方法告訴徒弟。如果你想成為優秀的管理者,那麼你很有必要學習這位師傅的帶人方法。

不可否認的是,“帶人”也是“管人”,但它比管人更高級,涵蓋麵更寬。如果管理者隻是單純地管人,就算你費盡心思、絞盡腦汁,也不可能把人管好,而且你管得越嚴,越適得其反。隻有懂得從管人上升到帶人,才能把企業管好。要想帶好人,不妨從下麵幾個方麵努力:

(1)用“理人”代替“管人”

管理管理,重要的不是“管”,而是“理”。中國人經常說:“你為什麼不理我?”“半天都沒人來理我。”中國人對別人的不理睬、忽視很在意,因此,管理者要注意這個問題,少管下屬,但要多理他。

理下屬,表明你關心他,關注他,看得起他,這樣下屬也會理你。這就叫“敬人者人恒敬之”。而管就是看不起,表明我比你能力強,比你職位高,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下屬沒麵子。總之,要想員工尊敬你、服從你,你就要多理他,少管他,讓他知道你器重他。

(2)用“安人”代替“管人”

僅僅是“理”人還不夠,要想下屬努力工作,最高的境界是“安人”。你把下屬安撫好了,即使你不理他,他也會好好工作。所謂安人,通俗的解釋是把人安頓好,人一安頓好,就沒事了。安頓好了下屬,就容易打動下屬的心。這表現為尊重並信任下屬、敢於放權,不要一開口就說:“我看你也做不好。”這樣下屬真的會做不好。你要說的是:“你放心去做吧,我相信你能做好。”這是一種激勵人的方法。

(3)用“傳幫帶”代替“管人”

“傳幫帶”是獨具特色的帶人方法,“傳”是指傳授、傳承,“幫”是指幫助,“帶”是指帶動、帶領。在傳幫帶中,管理者與教練的角色合二為一,然後運用自己的經驗、智慧幫助下屬成長,帶領他們共同完成使命。

2帶出一群精兵強將是團隊發展壯大的關鍵

很多管理者個人能力很強,在某一領域甚至稱得上是專家,但是他們不一定能帶領好一支團隊。因為他們習慣了做執行中的主角,喜歡大小權力一把抓,喜歡讓員工當他們的助手,最後他們取得了突出的業績,而員工的表現卻很一般,整個團隊的戰鬥力也沒有得到提升。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哈默有一個朋友,他在公司是領導者,每天除了要與客戶進行電話聯絡外,還要處理公司的大小事情,桌子上的公文一大堆,每天他都忙得不可開交。

後來,這位朋友對哈默說:“我做的事情太多了,我的員工卻隻做簡單的工作,也不願意動腦筋思考問題。”

哈默對他說:“我不否認你的個人能力,但是作為領導者,你是不稱職的,因為雖然你很優秀,但是你卻沒有讓員工變得更優秀,你的團隊依然停滯不前。這對公司發展是意義不大的,因為公司的壯大靠的不是一個或幾個領導者,更多的應該靠廣大員工,靠整個團隊的付出。”

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即使不吃不喝、不睡覺,一天也隻有24小時可供使用。若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變成精兵強將,那麼單靠管理者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推動企業發展的。因此,管理者的工作重點應該是建設團隊,讓團隊成員變得更優秀,這才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

怎樣才能讓團隊成員變得更優秀,讓團隊力量壯大呢?毫無疑問,答案是正確地用人,選好人,用好人,用對人,並讓每個人都有強烈的團隊意識,相互間保持協作與支持。同時,作為公司的最高領導者,要在中層管理者心中樹立這樣一種管理理念:帶出一群精兵強將才是你應該做的事,表現自我、突出自我,忽視對員工進行培養,是不值得提倡的。這樣,中層管理者們才不會以個人的業績為榮,而是以他們各自團隊的業績糟糕為恥。

劉先生和吳先生分別是一家公司兩個營銷團隊的主管,兩人水平不相上下。工作上,劉先生認真負責,工作之餘,他有強烈的學習意識。一年下來,他的個人業績在全公司名列前茅,而且拿了很多重量級的資質證件,他以為這樣可以在不遠的將來,為自己的職業晉升增加籌碼。

然而,一年後總公司市場部經理一職空缺,公司打算從公司內部提拔人才擔任市場部經理,劉先生信心滿滿,很多員工也認為市場部經理一職非劉先生莫屬。可是當公司宣布市場經理的人選時,劉先生徹底傻眼了,這個人不是他,而是吳先生。

劉先生非常氣憤,他找到公司老板,說:“我的市場營銷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去年我的業績全公司第一,我這麼出色,為什麼不讓我,而是讓吳先生做市場總監?”

老板平靜地對劉先生說:“我知道你的業務能力很強,而且你考了很多資質證書,這證明你個人水平、能力十分出色,但並不代表你帶領團隊的能力出色。你看看,去年你的業績非常突出,可是你的團隊總業績卻很糟糕。這一年你的團隊業績與前年相比,沒有任何增長,而吳先生擔任營銷主管的一年裏,讓他團隊的總業績比往年翻了5倍,雖然他個人的業績不如你,但是他給公司帶來的效益卻是你的5倍,這個你不得不承認。”

聽到這裏,劉先生無話可說了。這時,老板對劉先生說:“也許你完全有能力培養出優秀的下屬,也讓你的營銷團隊變得更加有戰鬥力,希望你今後朝這方麵去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個人的業績。要知道,公司考核你的業績主要是看你所帶領的團隊為公司創造了多少利潤,而不隻是根據你個人的業績來考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