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心與物遊(10)(1 / 3)

可是我的回憶還是清楚的。當年外國的侵略者憑其堅船利炮,想在這一塊彈丸之地的海灘上踏上我們神聖的國土。他們揮舞刀槍,慘殺我們的士兵。我們的士兵義憤填膺,奮起抵抗,讓一批批的入侵者陳屍灘頭,最後不得不夾著尾巴逃掉。我們的士兵也傷亡慘重。統率我軍殺敵的關天培將軍以身殉國。至今還有七十五位忠勇將士的屍體合葬在山坡上,讓後人永遠憑吊。當時林則徐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在後麵不遠的山頭上督戰。這一場搏鬥伸正義於海隅,振大漢之天聲,是我們中華民族永不磨滅的偉業,是我們全民族的驕傲。今天雖然已經時過境遷,當年的事情早已成為曆史陳跡,然而我們今天來到這裏,又有哪一個人不覺得我們陣亡的將士仍虎虎有生氣,而緬懷往事,感到無限振奮呢?

當我們走出炮台去參觀林則徐銷毀鴉片煙池的時候,我們又為另一種情景而無限振奮。林則徐把從殖民主義強盜手中沒收來的二百多萬公斤之多的鴉片煙,倒入一個大水池中,先用海水把鴉片泡成糊狀,然後再傾入石灰,借石灰的力量把鴉片煙銷毀,最後放出海水把殘渣衝入海中。據說,他當時邀請了不少的外國人來參觀。外國老爺大概懷疑這銷煙的行動,也樂意來親眼看一看。當他們看到林則徐是真銷毀,而銷毀的數量又是如此巨大時,都大為吃驚。他們哪會想到,在清代末葉貪官汙吏橫行霸道之時,竟然還有林則徐這樣的硬骨頭,他們對中華民族不得不油然起尊敬之心。那麼,林則徐以一介書生,凜然代表了民族正氣,功業彪炳青史,直至百多年之後的今天,還讓我們感佩敬仰,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嗎?

時間是一種非常古怪的東西。有憂傷之事,它能讓你慢慢地漸漸地忘掉,否則你會活不下去的。有歡樂之事,它也能讓你慢慢地漸漸地忘掉,否則永遠處在快樂興奮之中,血壓也難免升高,你也會活不下去的。這一慢一漸,既可感,又可怕,人們必須警惕。獨有英雄業績、民族正氣,卻能讓你永誌不忘,而且彌久彌新。這才真正是民族曆史的脊梁,一個民族能生存下去,靠的就是這個脊梁。我們在山頂上林則徐的塑像下看到鐫刻著的他的兩句詩:

苟利國家生死以

豈因禍福避趨之

真可以說是擲地作金石聲。這一位時間巨人的形象在我眼前立刻更高大了起來,他不是值得我們全體炎黃子孫恭恭敬敬地、誠誠懇懇地學習一輩子嗎?

訪紹興魯迅故居

一轉入那個地上鋪著石板的小胡同,我立刻就認出了那一個從一幅木刻上久已熟悉了的門口。當年魯迅的母親就是在這裏送她的兒子到南京去求學的。

我懷著虔敬的心情走進了這一個簡陋的大門。我隨時在提醒自己:我現在踏上的不是一個平常的地方。一個偉大的人物、一個文化戰線上的堅強的戰士就誕生在這裏,而且在這裏度過了他的童年。

對於這樣一個人物,我從中學時代起就懷著無限的愛戴與向往。我讀了他所有的作品,有的還不止一遍。有一些篇章我甚至能夠背誦得出。因此,對於他這個故居我是十分熟悉的。今天雖然是第一次來到這裏,我卻感到我是來到一個舊遊之地了。

房子已經十分古老,而且結構也十分複雜,不像北京的四合院那樣,讓人一目了然。但是我仍覺得這房子是十分可愛的。我們穿過陰暗的走廊,走過一間間的屋子。我們看到了魯迅祖母給他講故事的地方,看到長媽媽在上麵睡成一個“大”字的大床,看到魯迅抄寫《南方草木狀》用的桌子,也看到魯迅小時候的天堂--百草園。這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東西和地方,一點也看不出有什麼神奇之處。但是,我卻覺得這都是極其不平常的東西和地方。這裏的每一塊磚、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個角、椅子的每一條腿,魯迅都踏過、摸過、碰過。我總想多看這些東西一眼,在這些地方多流連一會兒。

魯迅早已離開這個世界了。他生前,恐怕也很久沒有到這一所房子裏來過了。但是,我總覺得,他的身影就在我們身旁。我仿佛看到他在百草園裏拔草捉蟲,看到他同他的小朋友閏土在那裏談話遊戲,看到他在父親嚴厲監督之下念書寫字,看到他做這做那。

這個身影當然是一個小孩子的身影。但是,就是當魯迅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他那堅毅剛強的性格已經有所表露。在他幼年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裏,我們看到了他用小刀刻在桌子上的那一個“早”字。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有一天,他不知道是由於什麼原因,上學遲到了,受到了老師的責問。他於是就刻了這一個字,表示以後一定要來早。以後他就果然再沒有遲到過。

這是一件小事。然而,由小見大,它不是很值得我們深思自省嗎?

這堅毅剛強的性格伴隨了魯迅一生。“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他一生頑強戰鬥,追求真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對人民是一個態度,對敵人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態度。誰讀了這樣兩句詩,不深深地受到感動呢?現在我在這一間陰暗書房裏看到這一個小小的“早”字,我立刻想到他那戰鬥的一生。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塊鐵,一塊鋼,一塊金剛石。刀砍不斷,石砸不破,火燒不熔,水浸不透。他的身影突然大了起來,凜然立於宇宙之間,給人帶來無限的鼓舞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