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像微風一樣拂麵而來,額頭感覺很清涼,頭腦很平靜、很清醒。眼前出現了一幅幅緩緩打開的畫卷,那是童年的我幫助別人的場景。謹遵父母和老師教誨的我曾積攢過點點滴滴的好人好事,樂於助人、拾金不昧、見義勇為(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具體地進行暗示)……我清晰地看到了,接受我的幫助的人們的笑容,父母和老師的誇讚又一次在耳邊響起,此刻內心被快樂填得滿滿的,仿佛為這美麗的春天增添了一抹顏色、一陣暖風。嘴角微微揚起,不妨舒心一笑吧。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想要更多地去體驗這種簡單、實在的快樂,並將這種快樂傳遞給他人。見到家人、鄰居時先笑著打招呼,見到別人有困難也可以訊問和提供幫助,路見不平時,聽聽心中小小的義憤。如同童年時一樣,我是友好的、熱心的、正義的,幫助別人讓我感到溫暖和快樂。當我這麼做時,這種溫暖和快樂也會像接力棒一樣被傳遞下去。
貝克認知療法認為人的許多判斷、推理和思維顯得是模糊、跳躍的,很像一些自動化的反應,即“自動化思維”。而思維中一些錯誤觀念也因個體不加注意而忽略了,並形成了固定的思維習慣而被保存下來,使個體自身對這些錯誤的認知觀念不能加以反省和判斷。這些錯誤的認知觀念在某種生活實踐中會被激活,產生大量的“負性自動想法”。而這樣的想法會導致抑鬱、焦慮、冷漠等不良情緒。我們要學會如何檢查這些自動化思維,糾正其中的負性自動想法。
參考腳本:
此刻我正體驗著前所未有的放鬆和愉悅,往日裏緊繃的神經也得到了休息,我可以自由地從腦海中搜尋自己想要的念頭。我承認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表現得有點冷漠,而這也困擾了我良久,現在我打算自我探索一下,冷漠的心態從何而來?從此以後我將會糾正這種不良的心態。
腦海中浮現出了自己冷漠的麵孔,一次又一次,是對鄰居的視而不見,是對行乞者的拂袖而去,是對不道德行為的冷眼旁觀……用此刻無比放鬆的、毫無戒備的心靈去感受,我不喜歡這副冰冷的臉孔,也不喜歡這種冰封的內心感受。放鬆的大腦將告訴我改變這種情形的答案,耐心地尋思和等候,答案必將出現……
鄰居迎麵而來,我在想對方或許壓根不願意搭理我,莫名其妙地打個招呼還會讓人家覺得怪異;報紙上曝光了行乞者的幾大常見騙術,讀完以後一律將行乞者視作騙子;又一位被救者的家屬賴上仗義救人的好市民了,我才不會成為那樣的傻瓜……
在平靜而愉悅的自我催眠狀態下,我發現了自己冷漠心態的源頭——這些被我任意推斷、過分概括的“負性自動想法“。鄰居也許和我一樣,渴望一個熱情的招呼,我隻要主動伸出橄欖枝,說不定就多了一位棋友;世上再多一些我這樣的家夥,這位行乞者也許再也無法生存下去了;目擊車禍,及時撥打救助電話能讓傷者及時得到救助,畢竟人命關天。了解真相的家屬不會訛詐。如果對方真的出於難處而為難我,我也可以用科學的、法律的手段予以解決……
這些溫暖、積極的想法仿佛火把那樣,消融了那些負性的想法,也融化了冰冷的臉孔和冰封的內心。我感到內心湧動著一股暖流,澎湃不已。我喜歡這種感受,並將用這種新的心態去擁抱明天的生活。
專欄39:一旦醫者無仁心
南京兒童醫院一名患兒住院期間病情異常,家長多次懇求醫生觀察,醫生卻敷衍塞責,最終導致患兒死亡。事後,患者家屬投訴醫生在值班時玩“偷菜”遊戲,經證實是下了兩盤圍棋。為此,這名醫生被吊銷了醫師執業證書,丟了飯碗。其實,無論是“偷菜”,還是下棋,本身並不重要。值得深思的是,一個生命的呼喚,為何竟然打動不了一名“棋手”的心?這不禁讓人想起網上的那句名言:“哥偷的不是菜,是寂寞。”借用此語,“醫生下的不是棋,是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