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焦慮
焦慮------
●對前景不確定性的擔憂。
●焦慮與害怕不是一回事。害怕是對一種特定的危險所產生的反應;焦慮則是對非特定的危險所產生的不確定、不安全感。
●人們通常認為焦慮是件壞事,其實不然。正常的焦慮、適度的焦慮可以喚起警覺、激發鬥誌,可以避免危險或提高成功的幾率。隻有那些病態的焦慮才是需要克服的。
●焦慮負麵影響不僅是焦慮本身,而是由焦慮滋生出來的錯誤觀念所導致的其他結果。
專欄46:誰更難受?
心理學家在一次實驗中把被試分為A、B兩個組,首先告訴A組的被試,你們在實驗過程中將聽到100次節拍器的聲音,在聽到這100次節拍器聲音的過程中,你們將受到95次電擊。告訴B組的被試,你們在實驗過程中將聽到100次節拍器的聲音,在聽到這100次節拍器聲音的過程中,你們將受到5次電擊。後來,A、B兩組進行調換,即A組受到5次電擊,B組受到95次電擊。實驗結束後,實驗者要求被試說出自己在實驗中的感受,即究竟是受到95次電擊時更難受?還是受到5次電擊時更難受?結果可能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之外,大部分被試認為受到5次電擊時更難受。原因是:在受到95次電擊的時候,由於被電擊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到也是心安理得地去接受它了,但5次電擊的時候,心理上卻倍受煎熬,因為不知道隨著下一次節拍器的聲音的到來,是將受到電擊呢?還是不會被電擊?簡言之,前景的不確定性使之處於高度的焦慮狀態之中。
2、焦慮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正常的焦慮
可以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肌肉緊張,全身所有的器官進入“臨戰”狀態。更具活力,提高活動效率。
可使注意力更為集中,增加記憶效果,提高學習效率。
●病態焦慮
會傷害人們的自尊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和幸福生活。
出現心悸、心慌、胸悶、全身不適或疼痛。
伴隨莫名其妙的恐懼、害怕、緊張和不安。
產生消化不良,導致消化係統紊亂,影響人們的食欲。
伴有憂鬱症狀,對生活缺乏信心和樂趣。
情緒激動,經常無故地發怒,與人交往困難,社會活動能力下降,出現人際關係障礙。
使人自信不足,特別常見於演講,長此以往導致工作效率下降。
精神緊張,總是懷疑自己得了某種疾病,整天生活在對死亡的恐懼之中。
產生失眠、早醒、夢魘等睡眠障礙,容易疲勞,活動能力下降。
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注意力集中困難。
性行為能力減退,性生活不美滿,進而影響到正常的夫妻關係。
專欄47:焦慮與癌症
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焦慮的確會引發癌症。因為一個傳遞焦慮信號的JNK分子在其中充當導火索,引發潛在的致癌細胞生長腫瘤,使罹患癌症的概率大幅上升。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焦慮人群中的癌症發病率偏高,但科學家始終未搞清楚“誰在細胞之間傳遞著致癌信息”這一關鍵問題。研究小組發現,發生致癌突變的細胞就好像是一個個深埋在體內的地雷,當JNK分子經過這些細胞時,就會將其“引爆”,就像多米諾骨牌,一個接一個地不斷傳遞下去,很容易引發不同致癌突變細胞的“共鳴”,最終導致腫瘤產生。
研究還表明,JNK焦慮信號分子非常容易產生。人們一旦受傷、感染、焦慮,甚至在過熱、過冷等極端環境下,都會誘發機體產生JNK分子。該研究結果提示,人們應該控製焦慮情緒,盡量避開產生焦慮情緒的條件和環境,保持愉悅心情,及時為自己減壓,以降低罹患癌症的概率。
3、引發病態焦慮的種種原因
●軀體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礙。如甲狀腺亢進、腎上腺腫瘤、低血糖綜合征。
●藥物的作用。如酒精、毒品,長期飲用該類藥物會引起軀體和精神上的焦慮。
●維生素B的嚴重缺乏。
●大腦中的化學物質不平衡的結果。不過這種機理模式目前在生物學界廣受爭議。
●生活在衝突多、溝通少、家人間過度幹涉、問題解決能力差的家庭氛圍中,很容易讓人產生焦慮。
●人際關係不協調。處於不和諧的人際關係狀態下的人容易與人發生衝突,攻擊性強,容易產生焦慮。
●人口過密,交通堵塞,居住空間日益擁擠,傳染性疾病的爆發等社會環境因素都會引起人的焦慮。例如,SARS期間,人人自危,總是擔心自己被染上非典。
●工作壓力的增大,導致個體長期處在白熱化競爭的氣氛中,心理極度緊張直至苦悶、失望,當這種苦悶超過心理承受能力的時候,就形成焦慮。
●個性好強,成就動機高,對人、對己、對事都要求完美的人,容易產生焦慮。
●認知評價的偏誤,焦慮的人總是把事情往消極的方麵想,這樣的思考模式很容易讓人陷入焦慮的狀態情緒。
●有自卑感的人容易焦慮。自卑的人通常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去嚐試新鮮的事物。
●自我概念和自我導向之間的不一致。
●負麵的自我“心像”在作祟。這種自我心像可能源自小時候父母很少誇讚你,要麼就是你一失敗,他們就有點瞧不起你,罵你或者處罰你。
●想做“老好人”的思想。你害怕與他人對抗,害怕憤怒之類的消極情緒。當你感到不安時,就會在他人麵前將自己不安的情緒隱藏起來,時間一久,這些消極情緒就會以另一種形式---焦慮,重新浮現。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情緒隱藏模式”。
……
專欄48:當口罩遮住笑臉
墨西哥城的國際機場,兩個修女在輕輕交談;傳統的黑白裝束依然透著安靜,除了口罩略顯異樣,表麵看不太多的波瀾。但年老的嬤嬤在無意識地摳著指甲,兩人緊皺的眉頭和眼神印證了她們處於焦慮之中。
此刻,這個國度,連平時最平靜的那群人,也開始焦慮了。
跟流感同樣可怕的,是焦慮和恐懼。
還沒有從金融危機的心靈泥潭中掙紮出來的人們,又一次暴露在豬流感帶來的威脅中,這是現代社會人們才會麵臨的詭異。信息的高速傳播,讓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的任何危險,都能讓任何人如同身受。人們的心理遭受幾許衝擊,仿佛總是籠罩在達摩克裏斯之劍的陰影底下。
焦慮襲來,籠罩四野。
名詞解釋----
自我概念:我們認為我們實際上是什麼人
自我導向:我們認為我們希望是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