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冷卻:冷卻至45℃,並加入檸檬酸,調節pH值為3.5。

(5)酶解:將香蕉漿經過計量之後,加入0.02%的果膠酶,於45℃條件下酶解4~5小時。

(6)鈍化酶:酶解後,將香蕉加熱至85℃,使果膠酶失去活性。

(7)離心過濾:果漿以100目的篩網過濾,即得透明的香蕉原汁。

4.製品特點

本品色澤透明,以此配成飲料,味道芳香濃鬱,口感良好。

(十三)香蕉凍糕

1.原料

香蕉200克、白糖100克、食用膠15克、水500克等。

2.工藝流程

選料→去皮、搗碎→混膠、煮沸→裝盤→晾涼→冷藏

3.製作方法

(1)原料預處理:將新鮮、成熟的香蕉去皮,切成小塊,加適量水搗碎,備用。

(2)混膠、煮沸、裝盤:將白糖、水和溶化的食用膠混合,邊攪拌邊加熱煮沸,再加入香蕉泥,攪勻,裝入盤內。

(3)晾涼、冷藏:晾涼,放入冰箱冷藏,待用。

4.製品特點

本品具有香蕉的特色風味,清香細膩,助消化,通便。

(十四)香蕉、甜橙、西番蓮複合果汁

1.原料

香蕉、甜橙、西番蓮、白糖等。

2.工藝流程

香蕉→去皮→熱燙→打漿→酶處理→浸提→過濾→清汁;

甜橙→切分→取汁→過濾→清汁;

西番蓮→切分→取汁→過濾→清汁;

三種清汁混合→離心分離→調配→均質→脫氣→殺菌→裝罐→成品

3.製作方法

(1)香蕉取汁:選充分成熟、果皮呈黃色、果肉變軟、香氣濃鬱的香蕉,剝去外皮後,在濃度為1.25%的亞硫酸氫鈉溶液中浸泡3分鍾,立即在85℃水中處理1分鍾,使酶失活。然後將果肉撈出瀝幹,加少量水打漿,果漿中加入0.02%遠天34複合果膠酶,用檸檬酸調節料液pH值為3.5,在45℃下酶解4小時,將料液加熱至85℃,使果膠酶失活。再在果漿中加3倍水浸提,用100目篩網過濾,得澄清香蕉浸提汁。

(2)混合離心:將取得的香蕉浸提汁、甜橙汁、西番蓮汁按一定比例混合,用碟式分離機對料液進行離心分離,以除去料液中混雜的固體顆粒。

(3)調配:按以下比例調配:香蕉浸提汁30%,甜橙汁5%,西番蓮汁2%,白砂糖9%,維生素C0.02%,水約54%,穩定劑少許(羧甲基纖維素與黃原膠複合穩定劑)。

(4)均質:在18~20兆帕壓力下均質。

(5)脫氣:利用真空脫氣機,在溫度40℃~50℃、真空度0.0078~0.0105兆帕條件下脫氣。

(6)殺菌裝罐:料液用片式瞬間殺菌機加熱至95℃,維持15秒,然後冷卻至28℃~30℃。殺菌冷卻液通過無菌包裝係統裝罐封口,要求果汁、管道和包裝材料無菌,裝罐後密封良好。

4.製品特點

本品呈淡橙黃色,具有香蕉應有的滋味和氣味,並有甜橙、西番蓮的香氣,酸甜適中,無異味,汁液均勻混濁,久置後允許瓶底有少量沉澱,經搖動後,保持原有狀態。八、荔枝、龍眼類製品

(一)荔枝幹(製法1)

1.原料

鮮荔枝等。

2.工藝流程

日曬法:原料選擇→日曬→回軟→再回曬→散熱→包裝

火焙法:原料選擇→預曬→烘焙→發汗→烘幹→散熱→包裝

3.製作方法

(1)原料選擇:應選果形大而圓整、肉厚核小、幹物質含量高、香味濃、澀味淡的七八成熟的原料,殼不宜太薄,以免幹燥時裂殼或破碎凹陷。加工品種中以“糯米枝”和“元香枝”等為佳。

(2)幹燥:幹製荔枝幹100千克,需鮮荔枝360~380千克。幹燥方法有日曬法和火焙法兩種。

①日曬法就是把帶穗剪下的鮮荔枝均勻地排列在竹匾內,放在烈日下暴曬,每天翻動一遍。當曬至七八成幹時,把竹匾裏的荔枝堆攏,用麻袋蓋住,讓它回潮,使果肉內外幹潮均勻。回軟後再在陽光下繼續暴曬,曬至八九成幹時,果殼褪色,在烈日下用噴霧器噴射少量水分,果殼又會轉紅。此次暴曬需要20~25天。

②火焙法是先將選出的果實鋪在竹匾內放置烈日下預曬2~3天,使果實一部分水分蒸發,再將荔枝攤放在烘焙的棚麵上,焙灶以磚砌成,內燃木炭。第一次烘焙24小時,每2~3小時翻動一次,然後將經烘焙的荔枝放入竹籮或竹囤內,竹籮下部鋪穀糠,上麵蓋麻袋、草席等。回軟3天,使果肉幹濕均勻。最後再次放入焙灶,使果實幹透,否則會黴爛變質。

(3)散熱:待幹燥後,散去餘熱。

(4)包裝:荔枝幹易破碎,一般用木箱包裝。木箱四周襯焙幹箬葉,中間最好用隔板隔開,以減少撞擦。裝箱時要裝實,裝足,以減少搬運損耗。

4.製品特點

本品殼色紫紅或玫瑰紅,顆粒大、核小、肉厚,味香甜,營養價值高,且耐貯藏。

(二)荔枝幹(製法2)

1.原料

鮮荔枝等。

2.工藝流程

原料選擇→剪果→分級→清洗→初焙→再焙→三焙→日曬、催色→包裝→貯存

3.製作方法

(1)原料選擇:焙幹用的荔枝果實,要求果大圓整,肉厚,果核中或小,幹物質含量高,香味濃,澀味淡,果殼不宜太薄,以免幹燥時裂殼或容易破碎凹陷,幹製後殼與果粒不相脫離,以糯米糍、香荔、黑葉、禾荔為宜。不同的荔枝品種其幹製得率不同,以100千克荔枝幹產品為例,需新鮮荔枝:糯米糍400~450千克,香荔380~420千克,黑葉、禾荔各320~360千克。

(2)剪果:先摘除枝葉、果柄,並剔除爛果、裂果和病蟲果。

(3)分級:用分級機或分級篩按果實大小進行分級,同一烤爐的果實盡可能要求大小均勻一致。

(4)清洗:將果實裝入竹簍中,浸入清水,洗除果麵灰塵等髒物,然後撈起瀝幹水分。

(5)初焙:也叫殺青。即將果實倒入焙灶上進行第一次烘焙。焙灶用磚砌成,寬2米,高0.8~1米,長度可按室內場地的長短決定,每隔2米開一個50厘米×50厘米的爐口,爐床每隔50厘米放一條粗約10厘米的木條,然後再鋪上竹編。也可用烘製龍眼幹的烤爐來焙烤荔枝幹。烤爐有平爐、斜爐之分。平爐一般用木炭做燃料,它熱能低,烤幹時間較長,成本比用煤高50%左右,但其幹燥較均勻一致,果肉色澤呈金黃色,品質較好。斜爐一般用無煙煤、煤球做燃料,熱能高,烤幹時間略短些,成本低。幹果外觀顏色較灰白且色澤一致,但其果肉品質略差些。初焙前,先將果實倒入烘床中,每個爐灶一次焙鮮果500~600千克,並用麻袋片蓋果保溫。初焙溫度可高些,控製在65℃~70℃(以果殼燙手為度)。每2~3小時翻果一次,經24小時停火。冷卻後裝袋堆壓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