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氣決定財氣,會做人才能賺大錢(2)(1 / 3)

弘一法師曾說:“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要想著占便宜。便宜,天下人都爭相擁有。如果我一個人占便宜,則他人皆與我結怨;我不占便宜,則別人對我的怨氣便消除了。”如果我們隻顧眼前的利益,貪圖小便宜,那麼得到的隻是短暫的歡愉,而並非我們想要的收獲。為什麼有的人總在勞碌卻沒有作為,有的人雖年紀輕輕卻有所成就呢?原因就在於有些人並未把金錢和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們懂得取舍之道。當你看似舍棄一些利益時,其實獲得的是別人的尊重,而這些,將是日後無盡的財富。

一個會生活的人,最懂得的就是“舍得”二字。“舍”和“得”幾乎囊括了人生所有的真知妙理,假如我們學到了舍得的智慧,便拿到了人生成功的金鑰匙。

有一家專門賣早餐的店,一天,小張到店裏點了兩根油條、一杯豆漿。在離開的時候,小張不小心把裝油條的盤子給摔碎了。店老板頓時衝出來大發雷霆,非得要小張掏出20元賠償。按當時的物價,一個碟子最多3元,可老板就是得理不饒人,最後小張隻得掏了20元了事。兩天後,聽說這個店老板又為了同樣的事與另一個人爭執,誰知那人是個地痞流氓,在把這個黑心老板打傷之後就跑了。

對麵也有個早餐店,是個中年婦女開的。一個抱著孩子的女人走進店裏,要了一碗麵條,還沒等她拿起筷子,孩子一陣哭鬧,不小心把碗推倒在地上,摔碎了。孩子的母親馬上道歉,拿出錢包準備賠償。店主卻和藹地笑道:“沒關係,孩子不是有意的,您不必賠償了,我馬上給您換一碗。” 孩子的母親感到非常過意不去,連聲道謝。此後便把這家店介紹給了親朋好友,這家原本並不出名的店,因為口口相傳,生意日益紅火起來。

同樣是做生意,為什麼兩家的差別那麼大呢?關鍵就在於第二家店老板的做人方式,她沒有過多在意一些小的利益得失,而是更看重人情。懂得在金錢與利益上麵取舍的人,其實是有遠見的人。他們不會過分在乎眼前,而關注於未來的願景。很多時候,失去並不就意味著不幸,有時候它會讓你幸免於難,有時候也會讓你收獲意想不到的財富。關鍵還在於,你是否懂得“取舍”。

所以,我們首先應當端正心態,在麵對金錢、利益的時候,能作出明智的選擇,能夠把握人生的得與失,看透人生的得與失。在商場上,這也是一種經營之道。

4小商做事,中商做市,大商做人

美國一位經濟學家曾經說過:“無論你從事何種職業,你不但要在自己的職業中做出成績來,還要在自己的做事過程中,建立自己高尚的品格。在你做一名律師、一名醫生、一個商人、一位職員、一個農夫、一個議員,或者一位政治家時,你都不要忘記:你要做一個具有正直品格的人。這樣,你的職業生涯和生活才能有意義。”

作為一個馳騁商場50多年的大人物,李嘉誠就是一個人情練達的行家。他做生意的信條是:誠信中有靈活,多變中不失本分。在他看來,商道實質是人道,經商就是做人,交易就是交心,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首先要做一個受人敬重的好人。這是他和小商、中商最大的區別。

有句話說得好:“小商做事,中商做市,大商做人。”意思是,小商小販隻知道勤勤懇懇地工作,埋頭苦幹,把事情做好,也許他們可以成為商人,但永遠很難把生意做大;中商懂得把生意做大一些,還懂得研究市場,但僅僅停留在這一階段;大商重視人道,懂得如何做人,就像李嘉誠那樣,深知經商就是做人,交易就是交心。

事實上,小商做事,中商做市,大商做人,還可以解釋為:小老板靠手腕做事,中老板靠謀劃經商,大老板靠修為立業。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想把生意做大做長久,僅靠勤勤懇懇地工作是不夠的,還要學會堂堂正正做人,做誠實與精明兼具的商人,深諳為人處世之道,這樣才能成為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