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低調做人,該“方”則“方”,該“圓”則“圓”(3)(2 / 2)

生活中不免會接觸到一些油滑的人,常常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對於這些人,人們是既羨慕他們的這種在別人麵前遊刃有餘的能力,同時也討厭他們的油滑。但從社會交往的能力和適應力的角度看,為人適當圓滑,是一種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的體現。

那些圓滑,懂得揣摩別人秉性的人往往對所處的環境和他人的感受有著極其敏銳的判斷,會根據當時的處境說出在當時最該說的話,做出在當時最該做的事情。這種人通常在各個方麵都適應得比較好,能夠很快投入到一個全新的人際環境中。

古時名人徐禎在其著作《剪勝野聞》記載有這樣一則故事,明太祖朱元璋命宮廷畫師周玄素在宮殿牆壁上畫一幅天下江山圖。周玄素怕因畫不好而受罰,但是他又不敢不畫,便說:“臣不曾遍遊九州島,不敢奉詔。請陛下先草創一個規模,臣然後稍作潤色。”朱元璋聽他這麼說,忽然來了興致,當即揮毫潑墨,草圖構出,大勢初成。朱元璋於是又命周玄素為之潤色。周玄素答曰:“陛下山河已定,豈可動搖?”朱元璋聽聞大喜,隻好作罷,未提再加潤色之事。

朱元璋曾命畫師給自己畫像,有好幾人因畫得太像而被殺掉,其實江山圖比人像更加難畫,若是犯了朱元璋的忌諱,可就腦袋難保,若是不遵皇命,結果同樣可怕。周玄素正是揣摩透了皇帝的秉性,然後靈活巧妙地推掉了很可能惹禍的任務,而又不至於得罪皇帝。盡管朱元璋可能知道周玄素是在耍滑頭,但不僅不會加罪於他,反而會欣賞他為人處世的靈活。

像周玄素一樣做個圓滑的老實人,就是要做個處世靈活而心態成熟的人;就是要在人際交往中保持適度的彈性,把握說話的分寸,學會婉轉和含糊,以保持平衡的人際關係。

重視生活中的應酬,通過一些生活和工作的細節樹立好的人緣;同時要與朋友進行真正有價值的交往,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深厚的友情。

在工作當中,要與上下級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利益,明智地推掉與自己不相幹的事。

靈活地與人相處,可以讓你少走彎路,盡早成功。其實,每一個人要取得成功,僅有很強的工作能力是不夠的,你必須兩條腿走路,既要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又要處理好人際關係。

事實上,由於家庭背景、文化程度、興趣愛好以及觀念的差異,我們所遇到的人也會形形色色、各種各樣。這就要求我們圓滑以對,懂得見機行事,靈活與人相處。

我們所處的社會是個大舞台,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複雜多變,各不相同。唯有善於與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懂得透徹地揣摩他人的秉性,最終才能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在社會上占有一席之地。

7能屈能伸,能剛能柔

水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放入圓碗裏它就是圓形,倒入方盒中它就是方形。而且無論是小縫隙還是障礙物,水都照樣能鑽過去。我們應該像水一樣,用不同的生存方式,去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成功就是一段曆練的過程,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像水一樣能屈能伸、能剛能柔。莊子認為:“懂得人的行止,立足於自然的規律,居處於自得的環境,明白應變,屈伸自如,就可以說是道的較高境界了。”

俗話說:“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艱苦的環境和各種各樣的困難,若一味地針鋒相對,隻會碰得頭破血流。但如果能在該低頭的時候就低頭,則更容易渡過困境,最後收獲成功。

作家馮夢龍在《智囊》中寫道:“人與動物一樣,當形勢不利時,應當暫時退卻,以屈為伸,否則,必將傾覆以至滅亡。”蠖會縮身體,鷙會伏在地上,都是一種會屈伸的表現。

能屈能伸,與其說是生物的一種智慧,不如說是一種生存本能。所以我們在做事的時候也要懂得變通,遇到不能直達的就繞過去,遇到太低的門楣就俯下身。就像小草一樣能屈能伸,不堪負荷時便彎曲,負累減輕時便站直身子。

有句話叫:“過剛者易折,善柔者不敗。”說的就是做人要當剛則剛、當柔則柔、屈伸有度,才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