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站了一會兒,就對從人說:“報門吧。”
侍從們就一迭聲地喊道:“丞相到——丞相到——”
聽到報門,公子家的大門開了,一位老家人躬身侍立。趙高進門,同時把幾個隨從一齊帶進院子。
這時院子裏站著一個年輕人,高高的個兒,英俊的麵龐,舉止極有風度,趙高抬頭端詳了一下,不由得怔住了,這小夥子極像當年的始皇。正是子嬰的兒子贏序。
“丞相駕到未曾遠迎,望贖罪!”
“陛下怎麼樣了?”趙高問。
“家父偶感風寒,不能親自迎接,還望丞相原諒!”
“沒什麼,領老臣進去看望吧!”
“請……”
贏序帶路,到了堂屋。子嬰從床上探起身,一個老家人給他用枕頭墊住身子。這時,子嬰夫人居萌從內室走出來拜見丞相,兩三個家人跪接。
趙高見慣了高大的宮殿,乍走進這小房窄屋覺得很是憋氣,遲疑很久,才向床上的子嬰拱拱手:“拜見陛下……”
子嬰招手讓趙高坐了,令夫人奉茶。
居萌把茶端來了,趙高斜眼看了一下,皺皺眉頭。他在家裏用的器皿杯盞非金即玉,這些陶土玩藝兒怎能擺到他的麵前!
“陛下得的是什麼病?要不要叫個禦醫診視一下呀?”趙高問。
“我沒有病……”子嬰說。
“那……”趙高的眼睛瞪直了。
“我是設計把你這該死的老賊釣來……”
趙高忽地一下子明白了,剛要呼喊,站在身後的贏序已經把一口雪亮的刀橫在了他的喉嚨下麵……
趙高知道自己這一回是徹底完蛋了,他看見不知從哪裏冒出兩個彪形大漢堵在了門口,就是外麵的侍從知道屋內發生了變故,他們也一時衝不進來……
要宰掉他可不用費多少時間。
趙高麵色蠟黃,兩眼發直,豆大的汗珠從臉上簌簌地往下滾。待了一會兒,他竟嘿嘿地笑了起來。
“死到臨頭了,還笑!”韓可喝道。
“讓他笑吧,”子嬰說,“丞相這時發笑,一定是感慨良多……”
“是呀,是呀……”趙高說,“我笑,是笑老夫自己,我一輩子都是算計別人,要別人鑽我的圈套,沒想到末後卻被人家算計著了,進了人家的圈套……這不可笑嗎?”
“是的,你是很可笑!”說話的是子嬰的夫人,“你陰險毒辣,詭計多端,你害死了成千累萬的人,你把大秦弄得危危乎將亡,可是不管怎樣,你在曆史上永遠是一個可憐可憎的小醜!”
子嬰說:“別跟他囉嗦了,韓征,把他綁起來,交給廷尉發落!”
“不!”居萌夫人喝道,她奇怪丈夫在這時候怎能生出這樣的餿主意,“打蛇不死反為其害,今日不能讓這老賊走出這道門去!兒子,把他宰了!”
她的話音剛落,贏序就手起刀落,“喀嚓”一聲,趙高的頭就掉了下來。
贏序雖沒殺過人,可這充滿仇恨的一刀還是十分利落的。
這時,韓可把門打開,對院子裏趙高帶來的隨從叫道:“快來看呀,你們的丞相完蛋了!”
聽到喊聲,幾個宮廷侍衛急忙衝過來,他們看到趙高已經身首異處,驚駭莫名。
韓征問他們:“你們想給這老賊複仇嗎?”
“不不不!”他們連忙說,“是君王陛下要殺他的,我們還給他複什麼仇呀!”
子嬰從床上下來,對門外趙高的從人說:“你們回去,傳我的詔令,要鹹陽城中的臣僚一律在鹹陽宮等我!”
“是,陛下!”他們答應一聲就忽忽隆隆地跑了,還一路高喊著:“趙高死了!趙高被君王殺了!”……
他們還沒跑到鹹陽宮,附近就有人家奏起歡慶的鼓樂。
子嬰和夫人到了鹹陽宮,群臣都在等著他們,子嬰還沒有走到禦座,大家就歡呼起來,“秦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殿堂中的臣子大多是趙高安排的,可是他們沒幾個是看得起那閹臣的,更談不上忠於他。聽說趙高死了,幾乎都轉過向來,擁護子嬰了,他們覺得子嬰才是真正的秦王,在他治下為臣心裏踏實。
階下有大臣提出:今天適逢吉日,勸君王立刻即位!子嬰也覺得有許多事亟須辦理,就答應了。他沒想到一切都這樣順利,就像瓜熟蒂落。
子嬰帶領宗室子弟到宗廟祭祀後繼位,仍稱秦王。整個鹹陽城的鼓都賣光了,居民們又到外地購來,一連幾天響徹雲天。
子嬰在朝殿上宣布了捕殺趙高的經過,大赦天下,並且絕不追究趙高的餘黨。群臣和鹹陽民眾都讚揚秦王子嬰的仁厚。
隨後子嬰還下詔:趙高、趙成、閻樂夷三族。二世皇帝胡亥以天子之禮改葬。
然而,這第二件事還沒有來得及辦理,就得到消息說:沛公劉邦的大軍已經打進武關了……
本來,武關那裏秦國還有十幾萬人馬,足以和劉邦打一場像樣的仗,以阻擋他們的淩厲攻勢,可是,熟悉秦朝情況的張良,弄清楚秦軍守將是個貪利之徒,就派陸賈、酈生用重利買通了他,把劉邦軍放了進來。
漢軍幾乎沒有受到抵抗就到了藍田。藍田守將好一點,他指揮所領之軍和沛公軍打了一仗,可是沒有擋住漢軍,自己反而潰散了。
這樣劉邦一路沒了阻攔,大軍直指鹹陽。
劉邦軍是一群沒甚組織的農民,和土匪差不多。穿的是破衣爛衫,用的是奪來的刀槍。走到哪裏就搶劫到哪裏。要是秦國的軍隊還有過去的威風,他們哪裏會成氣候。可是現在的秦軍一沒了過去的將領,二沒了過去的士氣,三沒了以往的供應裝備,他們就連這一幫叫花子也抵擋不住了。
自古改朝換代的時候,勝利者不一定就兵強馬壯,更不用有所謂“王者之師”的氣派,隻要到了時機,烏合之眾也能奪得政權。
眼看就要到達鹹陽,張良看到這批驕橫的無賴難以管束,不好進城,就向劉邦提出整頓軍隊的措施。過去,他曾對劉邦提過幾次了。
“軍隊能打仗就行,還整頓什麼?”劉邦原本也是個無賴,逢到曆史的好時機,得了張良等幾個好幫手才成就了大事,他的脾氣並沒有多少改變。
“主公,不能這樣說,”張良諫道,“古之成帝王業者,莫不是興仁義之師,商湯誅桀,武王伐紂,皆如是。今主公起兵,為的是伐無道誅暴秦,我們的軍隊總應當比秦軍好一些,才能獲得萬民擁戴,四海歸心!”
“我呀,說不過你……”
“主公要是真想奪取天下,就得這樣辦!”
劉邦已嚐到了聽謀士話的好處,也就準了張良所議。
“子房,你說的很對,可是這事麻煩得很,我不大會弄,你是我軍的才子,就全權交給你去辦吧。”
張良得到劉邦的支持,就和幾個幕僚商量,給軍隊約法三章,內容是:
任意殘殺民眾者,殺!
取民間一草一木者,殺!
奸淫婦女者,殺!
劉邦的軍隊散漫慣了,怎受了這等約束?軍官們也想不通。他們起兵跟著劉邦幹,並沒有打天下的理想,隻是為了發點橫財,欺壓百姓,耍點無賴威風,要他們不搶劫,不奸淫,不隨意殺人,真是比登天還難!
他們紛紛叫嚷道:“要是不發財,不搶東西,老子還不如待在家裏呢!”
“對呀,老子出生人死為的什麼?還不是為的出來找點樂子!”
“在家裏沒個女人摟著,出來還是要挺光棍,龜孫子才幹呢!”
“替那劉邦打仗,說不定什麼時候,腦袋就掉了,還不讓快活快活,幹脆回家算了!”
有了約法,軍隊不僅沒有變好,反而更渙散了,搶劫、強奸的事更是不斷發生。劉邦找到張良說:“子房,我看還是攻進鹹陽再說吧,這時約束兄弟們,不是耽誤時間嗎?”
張良說:“主公,我們進鹹陽後,是讓鹹陽人看見來的是王者之師昵,還是一幫土匪?要是不加整頓,就這樣進城,我張良就離開,我可不願意當這土匪頭兒!”說著就要離開。
劉邦見張良惱怒了,就不再說話。
張良真有本領,幾天後,劉邦的軍隊就大大地改觀了!
他組織了幾百人的有點文化知識的宣傳隊,深入到軍隊中宣傳伐無道,誅暴秦的意義,並指出隻有仁義之師才能做到這一點。另外,張良派下了十多支執法隊,在戰場和後方巡視,隻要發現違法者就當場處決,要是有的軍官不管不問甚至縱容,也一並處死!
殺了上百個兵卒和幾個驕橫的軍官,就使軍隊受到震悚,又殺了幾個高級將領,軍隊上下就沒人敢犯法了。
劉邦自己就是個大色鬼大酒徒,他也嚇得不敢放肆,笑著對張良說:“子房,真有你的,要是你不留情,連我也會成為你的刀下鬼的!”
張良說:“主公眼看就要君臨天下了,也請自愛吧!”
經過這一整頓後,劉邦的烏合之眾立馬變了樣子,他們所到之處,全是秋毫無犯,雞犬不驚。百姓也不像過去那樣一聽劉邦的軍隊來了就關門閉戶,甚至扶老攜幼地大逃亡。現在他們用草墊托著幹糧,用水桶提著飯湯前來勞軍。軍隊也深感到像個仁義之師的樣子,仰著臉在百姓歡迎的目光下行軍了。
劉邦拉著張良的手說:“子房,你真了不起,有你這樣的軍師,我還怕登不上王位?等我成大事後,你就是我的國相!”
張良說:“謝我主隆恩!”
張良和他的謀僚們每到一處地方,就召集地方父老,宣揚劉邦乃仁義之君,並公布軍隊的約法三章。“殺人死,傷人、奸淫及盜者抵罪。秦朝的苛法峻罰一律廢除!”
這樣一來,劉邦成了民眾心目中的救星,他的軍隊也就成了真正的王者之師!
秦國的軍隊不僅在戰場上敗北,而且在政治上也潰亡了!他們在竄逃的路上,到處搶劫、奸淫,打罵百姓,成為了一幫無法無天的流寇。
子嬰是個書生,於軍事、政治無知得很,他坐守在鹹陽城裏等死。結果,他隻做了46天秦王……
秦王子嬰元年,沛公劉邦先於諸侯軍進入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