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繼續他的海上航行。第四次出使,不僅到達了當時的西洋大國忽魯謨斯,而且越過印度洋,到達了赤道以南的非州東岸。除忽魯謨斯外,沼納樸兒、不刺哇、竹步、阿丹、刺撒麻林、溜山、底裏、沙裏灣泥等國也都遣使,隨了鄭和的船隊來中國朝貢。那時候永樂帝的“天子威德”,覆蓋了多大的地麵啊!
第四次出使返回途中,經過蘇門答臘。蘇門答臘是中國通往西洋的要衝之地。據說,此國與鄰國花麵國發生戰爭,國王中矢而死,王子尚幼,無法複仇。王妃便告國人曰:“有能為國王複仇者,我願與其為夫,共掌國事。”還真有人應召——是個漁夫。這漁夫率眾攻打花麵國,殺死其國王,為本國的王妃報了仇,而他也與王妃成了夫妻。後來人稱他“漁翁國王”。然而好景不長。原國王之子長大後,與部眾密謀,又將“漁翁國王”謀害,奪取了王位。然而國家仍不能安定。漁翁之弟蘇幹刺逃匿到山中後又聚眾為亂,致使內戰連綿不息。適值鄭和來到這裏,因為頒賜的東西沒有蘇幹刺的份兒,他就率兵來戰,結果被鄭和擊敗,終將蘇幹刺擒俘。蘇門答臘也隨之安定下來。
鄭和這次也收獲頗豐。不僅帶來了許多國家來朝貢的使臣,也帶來了中國人聞所未聞更不曾見過的珍禽異獸。連人們向往中的代表著“祥瑞”的麒麟,鄭和也奉獻到了永樂帝的麵前。永樂連忙吩咐,將所有珍禽異獸一律放到午門,百官及誥命夫人可以分期分批地前往觀瞻。於是,來自忽魯謨斯的獅子、金錢豹、大西馬,來自阿丹的麒麟(實乃長頸鹿)、長角馬,來自哈魯的花福鹿,以及卜刺畦的駱駝、駝鳥,爪哇和古裏的縻裏羔獸……令人們大開了眼界,都感歎未枉活一世!
觀瞻之後,照例要有文臣們“應製”賦詩,以頌聖德。這個時期詩壇已形成了所謂的“台閣體”。這是永樂年間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且對永樂朝之後亦有很大影響。“台閣派”的代表人物是“三楊”,即楊士奇、楊榮和楊溥。其實,連道衍、夏原吉等也卷入了這個潮流。說到家乃是一種“宮廷文學”,其特點是詞氣安閑,平正典雅,雍容曉暢,充滿著富貴福澤氣象。因為楊士奇是“台閣派”的千表人物,“詩壇盟主”似的,所以這回觀瞻“麒麟”等祥物之後,他先“應製”賦詩。自然贏得一片喝彩,永樂帝也加讚賞。詩曰:
天香神引玉爐薰,日照龍墀彩仗分。
閶闔九重通禦氣,蓬萊五色護祥雲。
班聯文武齊鷗鷺,慶合華夷致鳳麟。
對主臨軒萬年壽,敬陳明德讚堯勳。
楊士奇吟罷,永樂把笑眯眯的眼朝向夏原吉說:“夏尚書,你也來一首啊!”夏原吉是戶部尚書,當初他是不太支持通使西洋的,認為花費太巨,不大值得。如今見皇上如此高興,他也得跟著高興;而且他得下點工夫,把詩寫得更好些,超過楊士奇,否則,那就有可能得罪皇上了。於是便寫了題為《聖德瑞應詩》的長詩獻上。這首詩也是“台閣體”代表作之一,在當世很有些影響:
聖王膺乾運,垂衣馭八區;
道隆堯舜比,功茂禹湯俱。
蕩蕩三邊肅,熙熙兆姓娛,
普天歌至治,率士發靈儲。
茲有諸番國,能忘萬裏塗,
隨槎起瀚漫,獻瑞效勤劬。
渺渺來中夏,殷殷覲帝居,
麒麟呈玉陛,獅子貢金鋪。
紫象靈山種,驊騮渥水駒,
駝雞同鷲鷺,文豹擬騶虞,
福祿身紆錦,靈羊尾載車。
霸姿猿更異,長角獸尤殊,
彩檻奇音鳥,雕龍雪色烏。
玄龜三層曳,山鳳五花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