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帝王魂歸《大風歌》(6)(2 / 3)

“皇上,臣下身膺廷尉之職,隻要有人舉報,就要認真辦理!”

“你是對的,”劉邦說,“可是盧綰與朕有如兄弟,他能造反嗎?”

“不,不,皇上,”王恬開執拗地說,“臣下辦事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

劉邦心想:你娘的,如果你手裏有朕的“罪證”,你還要辦朕不成?

劉邦把自己想法咽下去,對他說:“王恬開呀,你聽朕說……”

“臣聽著……”

“有人舉報當然要辦,可是稱也不能隻聽舉報的,也得把舉報調查清楚,”皇上說,“你看這樣吧,朕派人到燕地去,把盧綰召回京都來,朕要當麵問個清楚,好嗎?——朕與盧綰兄弟有一年多沒見麵了,朕還想他了呢!”

當即,劉邦派出一名欽差,持皇帝的符節到薊城去了。劉邦不相信盧綰能造反,所以欽差走後,他也就把這事忘記了。

幾天後,欽差回來了,他向皇上報告:盧綰稱病不回京都。“咦……”

劉邦奇怪地叫了一聲,“真他媽的想鬼,鬼就有了!你見過燕王嗎?”

“見過。”

“他真的有病嗎?”

“臣說不上,縱然有病,病是在髒腑裏的,臣怎麼見得到呢?”

“滾!”劉邦不想再與欽差囉嗦了。

其實這事十分簡單,當盧綰接到劉邦召他回長安的詔書後,因為心裏有鬼,十分驚慌。他與臣下商量。他們都說:“千萬不能回長安,韓信就是前鑒,不可重蹈!”

盧綰也想:我得等等看看,絕不能貿然回京。怎麼辦呢?惟一的理由就是裝病。

盧綰沒有奉召回來,劉邦被逼得認真起來。因為盧綰與劉家關係密切,他便與呂後商量起來。呂後也不相信盧綰會謀反,但她說:“派兩位大臣到燕請他回來吧!”她推薦了她早年的情人審食其,因為審食其與盧綰也是很熟的。

審食其現在是辟陽侯,是漢室老臣。劉邦又給他找了個新搭擋,那就是他最信任的新秀禦史大夫趙堯。劉邦令他們銜皇帝之命前往燕國,、請燕王盧綰立即回長安覲見皇帝。

盧綰躲在家裏對這來人做了分析,審食其是皇後的心腹,而趙堯呢,是皇帝的新貴,新任禦史大夫,這個組合就顯示了皇上對這事的重視。他更害怕了,立刻把幾位信得過的老臣接到家裏密商。

“看來皇上不放過我了,怎麼辦呢?”

丞相孔偃說:“沒別法,大王還是裝病吧。”

太尉丕弱說:“欽差如果要到家裏來問候呢?”

“關門拒絕,”禦史大夫施屠說,“反正就是這樣了,就別擔心他們會怎麼想了!”

“那以後呢?”盧綰問。

“以後……”丕弱說,“咱們就孤注一擲吧!咱們燕軍在全國諸侯軍中算是強大的了,如果皇上來剿,咱們能與其打個平手,他要想把咱們平滅,還得從別的諸侯那裏調集人馬。那不是容易事,這幾年諸侯相繼叛離,皇上已難於應付了!”

盧綰考慮再三,隻下令讓朝廷來人在館驛內安歇,好好招待。並說因身上有病,不能出麵接見。

正如盧綰想到的,審食其立刻登門以老朋友的身份請求進宮問候。沒想到,連老朋友也被拒之門外。理由是燕王怕見生人。這與前些日子皇帝的病情一樣了,審食其覺得裏麵真的有鬼了!

審食其隻好去拜見丞相。

老丞相孔偃對審食其說:“大王的病真的很嚴重,老臣幾次想見他,都被拒絕了,真是使人揪心哪!”

王府很是緊張。每天夜裏,盧綰都把心腹召到他的內室,與他們緊急磋商。他發牢騷說:“皇上待我如兄弟,絕不會想傷害我,就是他那個老婆不是好東西!”他竟懷疑事情的根源是呂雉,“現在異姓王隻剩下我與長沙王吳臣了。前年淮陰侯族誅,接連梁王、淮南王被殺,全是那個呂雉的主意!如今皇上生病,朝政都是皇後把持,我看她非把諸侯和功臣斬盡殺絕不可!”

太尉丕弱說:“那就更不用怕她了,一個女人,她能有什麼本領!”

禦史大夫施屠卻不那樣看,他說:“真正掌握大權的還是皇上,是他在有計劃地清除異姓王的!”

看樣子,燕王是不想與朝廷的使節相見了。趙堯與審食其十分著急。

他們想:如果燕王真想謀反,在薊城裏必然會看出蛛絲馬跡,於是他們便悄悄地在朝臣中,在侍衛中,在與小朝廷相近的人中展開調查。真憑實據的東西沒有搞到多少,可是盧綰斥罵皇後的一些話卻透露出來了。審食其與呂雉現在仍有感情,是忠實的皇後派,他對趙堯說:“有這些惡毒的話就夠了,皇帝與皇後是一體的,他詈罵皇後就等於攻擊皇上!

回到長安,審食其向皇上彙報時,又一番添枝加葉,劉邦十分憤怒。隻盧綰的拒不奉召,不跟著朝廷使節回到長安這一點,就把劉邦氣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