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呂產與呂祿躲在南北軍裏不敢出來,朝廷空虛。反呂的老臣門便開始向朱虛侯劉章、丞相陳平、太尉周勃、上將軍灌嬰集結。那些雖受過呂後恩惠卻仍心懷不平的貴族中的年輕子弟如曹參的兒子曹窗等,也明裏暗裏地向他們靠攏。
劉肥的兒子、齊王劉襄在東方決定首舉義旗討呂。他的舅父駟鈞是個有野心但很有能力的人,他對劉襄說:“討呂興漢,已近瓜熟蒂落。如再不行動,就被人家占先了!”
他指的是朝廷中陳平、周勃等老臣。
劉襄很讚成舅舅的話:“我老爹原是高帝的長子,本該繼承帝業,卻被那呂雉搶去了,”他的野心更大,他的意思是父親沒撈著皇帝,他是高帝長孫,可以趁此機會把皇位撈回來。“舅舅,你看從哪裏著手呢?”
駟鈞給他出了兩條主意:先派人與在京的兩個弟弟劉章與劉興居聯係,在他起兵後,即發動京城中的反呂勢力為內應,一舉誅殺諸呂,擁護齊王為皇帝。二是清除齊國內部的親呂勢使力量統一。
齊國的丞相是呂後派來的,名叫趙平。他聽說齊王要起兵“作亂”,立刻率兵圍住了劉襄的王宮。這時,齊國的太尉魏勃趕來說:“丞相,齊王沒有朝廷的授權,就想擅自發兵,這是犯法,來。我替你指揮,把齊王圈在裏邊,再請朝廷指示!”
趙平不會用兵,正感到吃力,就來了個太尉,於是相信了他,遂之,把指揮權交給了魏勃。這是駟鈞的一計,魏勃本就是齊王的人。
魏勃接管指揮後,立即就撤除包圍,回頭將相府圍困起來。那趙平知道上當了,他想派人奔赴長安,可是,魏勃圍得水泄不通,連隻鳥兒也飛不出去,絕望之後,趙平就自殺了。齊王又下令把國中已經知道的呂氏黨羽全部捉獲殺掉,把齊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裏。
齊國在人力物力上是整個大漢中最強大的邦國,可是,在前幾年中已被呂雉陸續削奪去四郡,這是很大的損失。劉襄與舅舅估算了好久,認為以自己一國之力要想扳倒諸呂,還是不夠的。
“如果把琅砑國的軍隊調來呢?”駟鈞說。
“你說是劉澤的部隊嗎?按說他是高帝堂弟,如今輩為最高他也有振興大漢的責任。”劉襄說,“可是這人不僅詭計多端,而且十分吝嗇,和他商量這事,猶如與虎謀皮,不行不行!”
“如果用計呢?”說著,駟鈞附在劉襄耳邊說了幾句。
劉襄點頭說:“此計雖可行,但如果不成,我就惹下仇人了!”
“要幹大事,就別計較那些小節了!”
劉襄派他的心腹祝午到琅王牙國去完成這一任務。
祝午這人能說會道,還胸藏韜略。他對琅玡王劉澤說:“諸呂橫行,迫害皇室家族,天下共憤,趁著呂後剛死諸呂還沒站住腳跟,齊王想興兵討伐……”
他剛說到這裏,劉澤說:“就是興兵討呂,也用不著劉襄領兵呀,他的叔叔們還有好多呢!”
“是呀,是呀,”祝午立刻對劉澤的說法表示讚成,“我們大王也想到這一層了,他自以為年紀還小,又不習兵革之事,他願意把自己的全部兵馬全部交給大王您率領!”
“他真是這樣想的嗎?”劉澤有點喜出望外。
“是的,換了誰也是這樣想。”祝午說,“大王您從高帝時就做過將軍,德高望重,如果由您來號召天下,必然會四方響應!”
“他這樣想就對了,”劉澤有點趾高氣揚,“老子比那劉襄當然有號召力了!”
“如果大王同意,齊王想請大王迅速到臨淄議事。大王,事不宜遲呀!”
劉澤隨祝午到了齊都臨淄後,立刻被關了起來。
齊王沒有見他,派駟鈞對他說:“目前討呂事急,誰如果從中作梗,就是漢家的敵人。你如果不把兵權交出,讓齊王帶領,您就罪當誅戮!”
劉澤開始還硬著脖子頂撞,後來,他屈服了。對駟鈞說:“好吧,我把琅玡的軍權交給齊王……”於是給國內的太尉寫了命令。
齊王立刻派祝午將琅玡的十萬軍隊調來齊國,將其編入齊軍,由祝午指揮。
這時,劉襄才把劉澤放出來,但不許他走出臨淄城。
一天,劉襄笑嘻嘻地對他說:“請爺爺原諒,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等平定了諸呂,我會把您的軍隊如數交還的!”
劉澤裝作沒事似地說:“咱們自己家裏的事,你用這辦法對付我,也太不夠意思了!你如果不把我關著,我還能為你做許多事……”
劉襄問:“爺爺,你還想做什麼?說呀!”
劉澤說:“你是高帝的長孫,按理說你最有資格繼承皇位。太後死後,京中的老臣都狐疑不決,我呢,是咱劉家輩份最高的人,老臣們都等著我去拿主意呢!你將我拘在臨淄,不僅耽誤了國家大事,連你的大事也耽誤了!”
劉襄一聽,老叔說得很有道理,就連忙準備車馬行裝,送劉澤到長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