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10月2日,誕生於湖南零陵縣一個佃農家庭。
1905年,李達考入永州中學,在那裏積極參加了學生的愛國反帝活動。
1909年,考入京師優級師範學堂(北京師範大學前身)。辛亥革命爆發後,京師優級師範學堂暫時停辦,返回零陵,在祁陽教書半年,後考入湖南工業專門學校,兩月後因缺食宿費,轉入湖南優級師範學校。此時,受“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決心學習理工。
1913年,以全國第二名的成績考取了留日官費生,赴東京第一高等學校學習理科,一年後因肺病回國在家鄉休養。
1917年春,再赴東京複學。
1918年5月,段祺瑞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日本的留學生們為此十分憤慨,自發組織了“留日學生救國團”回國請願,李達是該團的領頭人。這次請願活動失敗後,開始覺悟到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必要性,毅然再赴日本,開始學習馬克思主義,向國內投稿發表了《什麼叫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目的》、《陳獨秀與新思想》等文,熱情宣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1919年五四運動後,在《覺悟》副刊上連續發表文章,介紹歐洲各社會主義政黨的情況,並翻譯《唯物史觀解說》、《馬克思經濟學說》和《社會問題總覽》等著作,積極傳播和宣傳馬克思主義。
1920年8月,由日本回國後,與陳獨秀、李漢俊等人在上海共同發起成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並於同年11月任《共產黨》月刊主編,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
1921年2月,任上海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代書記。
1921年7月,參加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局成員,分管宣傳。同年9月,創辦黨的第一個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作和革命叢書。
1921年9月,創辦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翻譯出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作和革命叢書。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後辭去中央領導職務,應毛澤東的邀請到長沙出任湖南自修大學校長,主編自修大學機關刊物《新時代》,在自修大學和公立法政專門學校講授唯物史觀。
1923年4月,與毛澤東一起創辦《新時代》月刊,任主編。同年與陳獨秀在國共合作問題上激烈爭論,遂離開黨組織。此後,他長期從事理論研究和教育工作。
1923年至1926年任湖南法政專門學校學監兼教授。
1926年6月,發表的《現代社會學》在革命隊伍中幾乎人手一冊,重版12次。大革命失敗後,在國民黨統治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做出了卓越的理論貢獻。
1927年至1932年,翻譯出版了13本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包括毛澤東批注過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還發表了《中國產業革命概觀》、《社會之基礎知識》、《民族問題》三本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