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訓故裏山東省冠縣(原堂邑縣)柳林鎮武莊,位於古運河的西畔。這裏有眾多與武訓有關的遺址和紀念地,如武訓故居、武訓故裏廣場、武母之墓、武氏先塋、武訓故居紀念館、武莊武訓學校遺址、武訓立誌興學處等。
武訓故居位於武莊東西大街——銅釜街北側。武訓故居是武訓的誕生處,武訓的祖宅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院內立有著名畫家吳作人題寫的“武訓故居”碑,院門懸掛著臨清知名人士敬獻的“堪稱丐聖”金字匾額。
武訓故裏廣場現有武訓故裏東大門,上麵寫著“武訓故裏人民歡迎您”九個大字。門柱正麵刻有上海書法名家周誌高的題聯:舍身辦學比泰山還重,為國興教與日月齊輝。背麵刻有著名教育藝術家李燕傑撰聯:鐵肩鋼骨擔教育大業,碧血丹心育時代精英。立有武莊村村碑、武訓故裏紀念碑(碑文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所題)和永遠的豐碑(碑文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協副主席李鐸將軍題寫)三塊石碑。
武母之墓位於武莊村西南0.5公裏,是武訓的父親武宗禹,母親崔氏夫人之墓。墓前立有著名書法家蔣維崧1995年題寫的“武母之墓”碑,著名作家陳炳熙撰聯曰:悲憾親心,書盼窮人讀;堅強子誌,學為天下興。
墓旁埋有武訓殘骨,應樹立“武訓遺骨埋葬處”碑。周圍還有武訓的祖父母、曾祖父母及後世子孫之墓,應植鬆種柏,形成“武林”。
武氏先塋位於武莊村西北1公裏處,是武訓的始祖武剛之墓,距今有五百多年的曆史,是聞名遐邇的古墓葬。墓高3米,周長28米。墓前現立有李燕題寫的“武氏先塋”碑。中國楹聯學會名譽會長馬蕭蕭題聯曰:悠悠歲月六百年脈隆鳳嶺鍾靈秀;莽莽江山九萬裏旅衍運濱育俊賢。
武克信、武茂林、武金棟都是繼承武訓遺誌,興辦義學的傑出代表,在社會上有著廣泛影響,由此可見,在武訓故裏,義學精神代代相傳。
興建“千古學聖武訓故裏崇教名人墨跡碑林”。百多年來,社會各界賢達為紀念武訓創作了大量的書法作品,遴選110幅文墨並茂、影響深遠的作品,刻石勒碑,以彰懿範而垂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