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師終於理解了陶行知的用心。他帶領學生采集標本;把挖草藥的老農請來教認草藥;請種花木的花匠來教種植花木的方法;請中國科學社的專家來教怎樣辨別生物科別及定學名。曉莊附近的花草樹木都掛起了學名牌,生物課從此上得生動活潑。

陶行知身為高等學府的教授、全國著名的教育家,卻沒有一點架子,時時注意拜普通的勞動人民為老師,他是我國千百萬教師的楷模,更是知識分子最早和勞動人民相結合的先驅。

教人求真

陶行知教育師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他希望自己的學生除了在學業上不斷進步,還要多學本領,追求真理,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

在育才學校,學生們每天上午上文化課:語文、外語、數學、哲學。下午上專業課:文學、音樂、戲劇等,還要進行勞動、軍事訓練和社會調查,日程總是排得滿滿的。有一段時間,有的學生厭煩了這樣緊張的生活,在自習時間偷偷地打撲克。老師發現了,上前勸阻,他們還說這是“有勞有逸”。

一天晚上,陶行知走過男生宿舍,順便進去看看,正趕上有七八個男生在打撲克,玩得很帶勁。陶行知沒作聲,站在旁邊看著。一個同學突然發現了陶校長,急忙推旁邊的同學,幾個人慌忙放下撲克,羞愧地站起來,低著頭等著挨批評。陶校長一句話也沒說,沉默了一會兒就轉身走了。

第二天,陶校長在全校會上講述了抗日戰爭形勢後問:“抗日需要人才,將來建國需要人才,你們難道可以浪費自己的時間嗎?你們有多少本領要學啊!我要你們自覺地把撲克牌交出來,像燒鴉片煙一樣地把它燒掉!要知道,時光是最可寶貴的。”孩子們低著頭,把一副副撲克牌放在台上,堆成一垛。

陶校長用火柴點燃了牌,又溫和地對孩子們說:“有人說‘有勞有逸’,‘逸’就隻能玩撲克?你們可以練琴、寫詩、作畫,也可以打球、下棋。隻有多學一點本領,將來才能建設國家。時光可貴,一去不回啊!”從此,學生們都珍惜時間,勤奮學習了。

育才學校文學組辦了幾十種壁報,還在重慶開詩歌朗誦會,很受大家歡迎。他們成立了“榴火詩社”,陶校長專門為詩社題詞,文學組的學生們有些飄飄然了。有的人留起了披肩長發,有人特意穿破衣服,自視為藝術家的派頭。也有的人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說話尖刻,愛諷刺人。除夕夜,陶校長把文學組學生召集起來,一麵吃瓜子,一麵對他們語重心長地說:“一個文人應是靈魂幹淨、品格高尚的人。衣服髒得很,破了也不補,這是乞丐,決不是文人應有的樣子。”他又摸著一個男同學亂蓬蓬的頭發說:“這是茅草山。我要放一把火,叫‘放火燒山’!”幾個留長發的學生不好意思地笑了。陶校長拿起剪刀,親自給他們剪了發,並耐心地給他們講“要認真做學問,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學生們聽得心服口服。

對自己的孩子,陶行知同樣嚴格要求。他的二兒子曉光沒有正規學曆。

1940年夏,曉光經人介紹去成都一家無線電修造廠工作。廠方要看他的學曆資格,他拿不出,就寫信給育才學校副校長,請他寄一張曉莊學校的畢業證書來。證明剛剛寄到,陶行知的急電也到了,嚴厲阻止用這張證明,並要曉光立即將證明寄回。接著,又是一封快信,信中說:“我們必須堅持‘寧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張。總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有絲毫的妥協。你若記住這七個字,終生受用無窮。”以後,“追求真理做真人”七個字,便成了曉光的座右銘。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突發腦溢血逝世。他的一生百折不撓地“為中國教育尋覓曙光”,他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毛澤東為他寫了挽詞:“痛悼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宋慶齡的挽詞是:“萬世師表”。周恩來的話代表了千千萬萬革命師生的心聲:“陶先生放心去吧,你已經對得起民族,對得起人民。你的未了的事業會由朋友們,由你的後繼者們堅持下去,開展下去的。你放心去吧!”

陶行知與曉莊師範

1917年陶行知在美學成回國後,開始投身教育,曆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教務主任,東南大學教育科和教育係主任,南京安徽公學校長等職,並擔任《新教育》雜誌主編。陶行知對“沿襲陳法,儀型他國”的傳統教育和洋化教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主張將教授法改為教學法,倡導“教學合一”,提議吸收女子入學,開創了男女同學的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