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湖西儒將”和他的抗日詩稿(2 / 3)

夜宿山城集——倒疊《重過王白接》原韻

落木荒墳鬼語啾,

南來幾見月當頭。

山城布滿星星火,

金柝擊殘漫漫愁。

敵騎驕橫喜把劍,

民生凋敝怯登樓。

湖西鼙鼓聲聲急,

忍聽寒蛩又送秋。

1939年9月上旬,郭影秋率部駐王白樓期間,不斷從根據地中心區傳來駭人聽聞的消息。從這年8月起,由混進黨內的王須人所發難的“肅托事件”,發展到勾結留守中心區的蘇支四大隊政委野心家王鳳鳴,在蘇支首長遠離中心區之際,以肅清湖西黨內“托匪”為幌子濫捕濫殺革命幹部。在3個月中竟有600多名黨和部隊的幹部被捕,其中300多名被殺害。9月中旬“肅托”升級,區黨委書記白子明為了保全自身而喪失黨的原則立場,竟夥同“二王”,出麵主持對被捕的區黨委其他委員的審訊,甚至親自動手用酷刑折磨他們。更有甚者,他們竟盜用黨中央名義召開“公審大會”,將湖西抗日根據地的創始人王文彬、張如殺害。

這些被捕被殺的絕大多數領導幹部都是郭影秋的老戰友。他聞訊後心急如焚,便去山城集蘇支首長駐地向彭明治將軍報告。他在此逗留期間,想到根據地中心區的戰友們罹難而夜不能寐,便寫下《夜宿山城集》這首七律。詩人用“湖西鼙鼓聲聲急,忍聽寒蛩又送秋”來描寫和表達心中的憂憤與焦急。

彭明治將軍聽過郭影秋的彙報後,遂急率蘇支主力一部(郭也隨行)於10月初抵達湖西中心區。“肅托”事件的罪魁“二王”獲悉郭影秋到來,便立即將他逮捕,單獨關押在區黨委駐地魚台縣穀亭鎮,對他進行輪番審訊,並動用壓杠子、坐老虎凳等酷刑,將他折磨昏死多次。白子明甚至用假造的“中共山東分局電報”逼郭承認是“托匪”。當被嚴詞拒絕後,他們又妄圖殺害郭影秋。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奉命前來解決湖西“肅托”問題的一一五師政委羅榮桓,於11月初趕到湖西中心區的現場,將原“主審者”排除而由他親目審問。當郭影秋向羅榮桓揭發白子明以“山東分局電報”逼其承認是“托匪”時,羅榮桓便立即明白了這場“肅托”的陰謀真相,氣得他拍案大吼“豈有此理!”他當即揭穿所謂的“山東分局電報”純屬捏造,馬上下令鬆綁,並說:“影秋同誌,你被冤枉了!”從而製止了“肅托”事件的發展,扭轉了湖西根據地的險惡局麵,挽救了郭影秋及湖西抗戰大業和廣大幹部。

大漢之歌(末段)

“深深的秋意掩映著遠山,四麵的黃葉鋪滿了林園。長空的浮雲作離奇的幻變,在炮聲中總結了我支隊東進勝利的一年。一年的時光是屈指一彈,一年的戰果實在無法計算。消滅了敵偽頑一萬以上,繳獲的輕重武器數以盈千。誰說我們“遊而不擊”“隻會籌糧籌款”?鐵的事實打破了漢奸匪徒挑撥的讕言。一年的血花鞏固了邊區的統一戰線,勝利的信心提高在每個人民的心間”。

他這首新詩,寫於1939年冬“肅托”事件結束後不久。作為當時湖西區黨委常委兼軍事部長和統戰部長的郭影秋,帶著滿身被折磨的傷痕,懷著對死難戰友們的悲痛,繼續投入粉碎日寇“掃蕩”和國民黨頑軍進攻的戰鬥。同時,他又千方百計地做工作,以挽回“肅托”給根據地造成的嚴重影響,整頓、重建湖西黨的各級組織,恢複被破壞了的抗日統一戰線。接著,蘇支首長利用戰鬥後的一段間隙,總結部隊東進一年來的輝煌戰果,以鼓舞士氣。於是,郭影秋徹夜不眠,寫出這首92行的新詩《大漢之歌》,配合了部隊的戰鬥總結。這首易上口的詩歌,曾被當時部隊文工團編成山東快書,傳遍湖西根據地,並發表在1940年蘇支政治部辦的《英勇戰鬥的一年》專刊上。

軍過鹿樓吊張含廣同學

手無寸鐵與攙槍,

放眼全空楚霸王,

微子湖畔霞似火,

歌風台上月如霜。

三通慷慨撾曹鼓,

一笑鋃鐺過市場。

莫道生涯寥落甚,

舊儔血濺滿天香。

1939年夏秋之間,湖西抗日部隊在微山湖西的鹿樓村同日軍打了一場阻擊戰。郭影秋的學生,年僅17歲的共產黨員張含廣在這場激戰中英勇犧牲。年底郭影秋路過鹿樓,懷念起他心愛的學生,產生了悲痛和憤慨之情,於是在馬背上吟出這首詩悼念,也抒發了他的革命豪情。詩的頭兩句描寫了革命戰士身陷敵圍、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三、四兩句反映了當時湖西戰鬥的激烈以及敵人造成的白色恐怖。其中“歌風台”,乃後人在沛縣故城為漢劉邦建的《大風歌》碑台。五、六兩句,借用古代楚漢相爭的曆史典故,形象地表現了革命烈士被捕時的豪氣。最末一句,追悼烈士以其鮮血換來馨香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