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愛國言傳更身教。唐文治是在1892年春考中進士的。中日甲午戰爭後,他向清廷呈《請挽大局以維國運折》,針貶時弊,抨擊權奸。康有為等發動公車上書,他亦撰寫了《呈都察院請代奏拒簽辱國條約》的奏章,支持康有為的愛國行動。1902年3月發生中葡界約問題(葡萄牙政府乘修訂舊約之機,要求將澳門附近的島嶼劃入租借範圍),唐文治力主堅決拒絕,外務部根據他的意見,拒絕了葡方的無理要求。他鑒於日本早有窺伺中國東北的野心,撰寫了《請飭東三省速舉要政折》,積極主張從速整頓東三省,以確保東北的主權與安全。1909年,上海南洋大學製定了校旗和校歌。校旗上繡一獅子,雄姿煥發屹立於地球上,象征著中國如睡獅已醒,將在世界上崛起。配合校旗還製定了校歌,歌詞是:“醒獅起,搏大地。壯哉吾校旗,願吾師生全體明白旗中意,既醒勿睡,既明勿昧,精神常提起,實心實力求實學,實心實力務實業……便是光輝吾校旗。”聘用外籍教師簽訂合同時闡明應受監督節製,“專任課程,凡校內外一切他事不得幹預”。為了摘掉“東亞病夫”的帽子,唐文治不遺餘力提倡各種體育鍛煉。當時對校內中學各年級學生進行嚴格軍事訓練,赤日當空,揮汗如雨,仍要荷槍實彈、步伐整齊進行鍛煉。大學各班更是發動開展足球、壘球、武術、技擊等各項體育運動。體育鍛煉時,他經常親臨現場觀看。足球賽若遇勁敵,賽前他必親臨講話鼓勵,當時稱為誓師;比賽獲勝而歸,當晚於大禮堂集會慶祝,他必親臨講話慰勞,當時稱慶功;如果比賽敗北,在大禮堂集會檢討原因,他也必親臨講話要求大家決不氣餒,待他日奪勝以雪校恥,當時稱雪恥。學校的體育活動開展得生龍活虎,不僅鍛煉了學生身體,而且砥礪了學生堅強意誌和毅力,培養了學生一往無前、不怕困難的堅韌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當時,教會大學在洋人教練下球藝超群,他決意趕超。一天,聖約翰大學足球隊來校比賽,他以耳代眼,臨場坐鎮。球場四周五步一哨,十步一崗,向他傳報比賽實況。當捷報傳來時,兩行熱淚從他兩隻僅能見到微光的眼睛奪眶而出。“九·一八”事變,日寇占領東北三省,舉國震動。唐文治作《國鑒》斥責當政者的誤國,並籍以警醒人心。他在國專學生食堂掛了一塊匾,上麵寫道“世界龍戰,我懼淪亡,臥薪嚐膽,每飯不忘”,要求師生效法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不忘國恥。1937年11月日軍侵占無錫前夕,唐文治不向日寇低頭,毅然帶領師生輾轉西遷,風餐露宿,備嚐艱辛,最後在廣西苗族農村堅持辦學,弦韻不輟。後因患病,回到上海租界休養。1939年春,在租界創辦國專分校。1941年,上海租界為日偽占領,國專分校改為國學專修館,以避免向日偽登記。日偽曾派人勸說其出任偽職,遭嚴詞拒絕。
正文 第18章 美麗的心靈之窗(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