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歌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國民黨反動派加緊迫害屠殺愛國誌士和共產黨人。夏丏尊的友人、學生有的身陷囹圄,有的慘遭殺戮。當時的中共上虞縣委負責人葉天底就是被捕的一個。葉天底是夏丏尊浙江一師時的學生,1922年又曾以作油印工人為掩護,在春暉中學的師生中宣傳革命道理,與夏丏尊朝夕相處,建立了莫逆之交。夏丏尊得知他被捕了,就想方設法,四處奔波,努力營救,但是營救最後仍沒有成功。葉天底被害了,對此夏丏尊極為氣憤。還有一位他在浙江一師的學生宣中華,也在那個的時候被殺害。夏丏尊怒不可遏,毅然辭去一切教職,回到白馬湖畔的平屋,在堂前掛起“天高皇帝遠,人少畜生多”的對聯,致力於翻譯和中國文學,教育方麵的研究工作。直至1930年1月才又到上海主持開明書店出版的《中學生》雜誌編輯工作。該雜誌是中學生的良師益友,在發刊辭中編者闡明了它的宗旨是:“替中學生諸生補校課的不足;供給多方的趣味和知識;指導前途;解答疑問;且作便利的發表機關。”事實也正如此,其內容是知識性與趣味性並重,在思想性方麵,提倡愛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法西斯主義的旗幟也十分鮮明。

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消息傳來,夏丏尊十分震驚,他在《中學生》第十期上發表《聞警》一文,呼籲“永遠不要忘了這個日子!”抗日戰爭爆發以後,他十分關心國事,在同朋友談及抗日問題的時候,他說:“試問中國近百年有過真正的對外戰爭嗎?”對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抵抗,賣國投降的憤慨之情溢於言表。

1932年“一·二八”之役發生了。日軍退去後,夏丏尊到江灣立達學園去視察被破壞的實況,在滿目淒愴的環境中徘徊了好幾小時,歸途時拾了一堆像山巒狀般的鋼鐵塊回家。這塊鋼鐵片就是“一·二八”之役日軍投下的炸彈的碎片。當他到學園時,但見校舍被毀了過半,瓦礫場上還橫躺著幾具未被收斂的死屍。這小小的一塊炸彈裂片,當然也參與過殘暴的工作,是慘痛的曆史的證物。他把這塊染有血腥的曆史證物帶回家以後,珍貴地擺在桌上,還在上麵題了些文字,以為中華兒女之戒。後來他把這件事寫成《鋼鐵假山》一文發表。

1933年,在《中學生》上連載了夏丏尊和葉聖陶合著的《文心》,以故事的形式,全麵係統地介紹了語文知識,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很受青年和一般知識階層的歡迎。

1936年6月,中國文藝家協會在上海成立,夏丏尊被推選為主席,編輯新體小說集,並為之作序。在這一段時間裏,他還創辦《新青年》、《日報》等報刊,親自任社長,從事對青少年進行民主思想和知識教育工作,抗日戰爭爆發,日寇進入上海,夏丏尊所在的開明印刷廠被炮火摧毀,所編的期刊統統停刊,開明書店資金不足,連工資都付不足,夏丏尊為了生計問題再度躋身於學校。不久他到上海南屏女中兼任國文教員,工作了3年光景,但由於時局的進一步惡化,日本人妄想借他的名氣,籠絡人心,讓他出來替他們辦事,但他終不肯就範,最後辭去南屏女中教職,深居簡出,繼續搞些翻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