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40歲,參加胡愈之等組織的上虞青年協進會,曾為該會主編的《上虞聲三日報》撰稿。作《怯弱者》、《長閑》、《貓》等,分別刊於《小說月報》、《新女性》、《一般》。3月,譯作《愛的教育》由上海商務印書館被版。1926年3月再夜時,改由開明書店印行,列為世界少年文學叢刊之一,迄1949年3月止,發行超過四十版以上,是新文學以來兒童文學譯作中之最暢銷書。8月,開明書店成立,參加編輯工作。同月,在湖南第一師範和春暉中學編的講義,經立達學園同仁劉熏補充修訂,題為《文章作法》,由開明書店出版,迄1946年9月止,已發行22版。9月5日,立達學會同仁刊物一般月刊在上海創刊,由夏丏尊主編,開明書店發行,迄1929年12月5日出至九卷四期後停刊,前後共出36期。

1927年41歲8月,譯作《國木田獨步集》由上海文學周報社出版,開明書店發行,書前有導言關於國木田獨步一文。9月,任國立上海暨南大學第一任中國文學係主任。11月6日,邀魯迅至華興樓暨南大學同級會講演,並共進中餐。12月,夏丏尊、魯迅等譯《之芥川龍之介集》,由夏丏尊編輯,上海開明書店出版。以開明書店為掩護,救助一些革命青年。為原浙江一師學生中一些革命者被殺害而十分憤慨,說“寧願早死,莫做先生。”憤然回鄉從事著譯。

1928年42歲作知識階級的命運、對了米萊的《晚鍾》等雜論。論著文《藝論ABC》一書,由上海世界書局出版,列為ABC叢書之一。譯作《近代的戀愛觀》(日·廚川白村原著)一書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列為婦女問題研究會叢書之一。

1929年43歲,為朱光潛《給青年的12封信》寫序。為葉紹鈉長篇小說《倪煥之》作序《關於倪煥之》。

1930年44歲,元旦,《中學生雜誌》在上海創刊,每年出版十期,由夏丏尊、章錫琛、豐子愷、顧均正四人主編,開明書店發行,迄1937年7月1日止,共出67期。3月,譯作《續愛的教育》(意·虛德格查原著)一書由開明書店出版,列為世界少年文學叢刊之一,迄1949年3月止,共出26版。

1931年45歲,4月,逼賈祖璋著鳥與文學作序。十二月,與邪達夫、胡愈之、丁玲等二十餘人發起成立上海市文化界反帝抗日聯盟。作《致文學青年》、《我的中學生時代》,刊於中學生。

1932年46歲,開明書店和立達學園在“一·二八”事變中遭受慘重損失。日軍退出後到立達學園被炸現場視察,拾回一塊炸彈裂片,作為慘痛曆史的鐵證。

1933年47歲,遷居上海。與葉聖陶合作《文心》,在中學生上連載。作《命相家》、《白馬湖之冬》、《文學的力量》、《蟋蟀之話》等散文隨筆、科學小品。

1934年48歲,《文心》由開明書店出版,陳望道、朱自清分別為本書作序,迄1949年3月止,共出22版。作《君與財神》、《春的歡悅》與《感傷》、《春日化學談》、《良鄉栗子》等隨筆小品。

1935年49歲,12月,《平屋雜文》一書由開明書店出版,收所作評論、小說、隨筆32篇,前有自序。作《鋼鐵假山》、《試煉》、《幽默的叫賣聲》、《阮玲玉的死》、《整理好了的箱子》等散文。

1936年50歲,1月1日,《新少年半月刊》創刊,由夏丏尊任社長,開明書店發行,迄1937年7月1日止,共出38期。6月7日,中國文藝家協會成立,被選為理事。8月為紀念開明書店創業十周年編輯的小說集刊十年作序,並為十年續集寫小說《流彈》。10月1日,在文藝界同仁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上簽名。12月1日,《魯迅翁雜記》一文刊載上海文學月刊七卷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