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後,在黨內和紅軍內廣泛深入地展開了揭發、批判張國燾路線的鬥爭,但張國燾的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的職務仍然保留。張國燾於1937年4月6日寫了《關於我的錯誤》載《黨的工作》第31期(1937年4月12日)。,承認“我的錯誤是整個路線的錯誤,是右傾機會主義的退卻路線和軍閥主義最壞的表現,是反黨反中央的錯誤”,表示以後絕對忠實於中央的路線。張國燾出席了1937年8月的洛川會議,表示願意工作。黨中央乃安排他擔任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可是,張國燾此後又反悔,對自己錯誤的認識不僅沒有前進,反而倒退,他表示根本不讚成中央反張國燾路線的鬥爭,根本不承認自己是路線錯誤。
1937年11月18日至24日在延安召開了黨的活動分子大會,繼續進行反張國燾路線的鬥爭。張聞天為這次曆時七天的大會作了結論。中央檔案館藏有這個結論提綱的原件,以下引述據此。他運用唯物辯證法和客觀存在的曆史事實深刻地駁斥了張國燾為自己錯誤辯護的種種謬論和遁詞。指出:退卻路線、軍閥主義與反黨反中央,是國燾路線的三位一體。又誠懇地規勸張國燾必須立刻下決心改正自己的錯誤,嚴肅地正告:犯了錯誤的同誌要不走到黨外去,變為黨的叛徒,隻有自己下決心同自己的錯誤作鬥爭。不改正自己的錯誤,堅持自己的錯誤,結果必然會走到叛徒的道路上去。
(2)批判張國燾叛變、投敵
在1935年9月12日的俄界會議上,張聞天曾預言張國燾右傾分裂主義的“前途必然是組織第二黨”,不幸而被言中;張聞天這次所作的這個預言怎樣呢?結果是又被言中了!
1938年4月,張國燾借祭黃帝陵為名,逃出陝甘寧邊區,到武漢投降國民黨,成為可恥的叛徒。
在延安的毛澤東和張聞天等對張國燾盡力挽救,終於未能製止他的叛變投敵。在4月17日張國燾聲明脫黨、叛變後,隨即采取斷然的組織措施。4月18日中共中央作出了《關於開除張國燾黨籍的決定》此件公開發表於《新華日報》1938年4月22日。,第二天又發出《中央關於開除張國燾黨籍的黨內報告大綱》見《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1)。,向全黨詳細說明張國燾叛黨的經過,深刻揭露其曆史根源與現實的階級鬥爭根源,表明黨清洗張國燾這種叛黨分子,更加健康與鞏固地向前發展的嚴正立場。
如同每一個中國共產黨的叛徒在叛變之後照例要發表一個自首書一樣,張國燾在1938年5月6日也發表了他的自首書——《張國燾敬告國人書》。中國共產黨及時進行回擊,在報刊上對張國燾的下流無恥的背叛行徑和窮極無聊的造謠汙蔑進行了揭露和批駁。張聞天於1938年6月7日寫的《讀了〈張國燾敬告國人書〉之後》載《解放》周刊第42期(1938年6月20日出版),已收入《張聞天選集》。是分析、批判最為深刻有力的一篇。張聞天沒有采取逐條駁斥的辦法,而是抓住兩個重點進行評論。一是抓住張國燾在黨內的曆史評論其本質,使人們認識他的“過去”,說明“張國燾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的革命者,真正的共產黨員,而是一個混在中國革命隊伍中,混在中國共產黨內的投機分子和破壞者”。一是抓住張國燾自吹“抗日”揭露其真相,使人們認識他的“今天”,說明張國燾所說的“抗日”是他放的煙幕彈,實際上是要取消共產黨實行投降,是要取消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張聞天還從張國燾的“過去”與“現在”推測他的“將來”,指出,張國燾“今天已經向著葉青、柳寧等人方麵急進,在他們那裏尋找朋友,已是無疑的事實”;現在又向著當局卑躬屈膝、阿諛逢迎,其目的是“想在社會上找一個位置”,那也是無疑的事實,而“張國燾的《敬告國人書》就是他的投標廣告”,“究竟誰將是張國燾的主顧,我們是毫無興趣的!”但張聞天預料,“也許有人要把張國燾當作可居的奇貨吧,要利用他來做‘反共’的‘特務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