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移交總書記的工作
毛澤東不止一次讚歎:“洛甫這個同誌是不爭權的。”王震:《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革命家——憶聞天同誌》,見《回憶張聞天》,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頁。張聞天全心全意為黨工作,確是沒有個人的野心和權欲。長征途中張國燾挾重兵向黨爭權,張聞天主動提出“讓權”:將自己的“總書記”職務讓出來(毛澤東不同意,此議作罷)。王明於1937年11月底從莫斯科回到延安後,張聞天主持了十二月政治局會議,決定擴大中央書記處,由張聞天、毛澤東、王明、康生、陳雲五人組成。這時有一篇訪問記仍稱張聞天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廣州《救亡日報》記者洛基寫的訪問記,載該報1938年3月26日。他特別鄭重其事地在1938年4月12日武漢《新華日報》上刊登了《張聞天(洛甫)啟事》,聲明:“中共中央設有由少數同誌組織之書記處,但並無所謂總書記。”
自遵義會議以來,在黨中央內部,張聞天奉毛澤東為紅軍與全黨領袖,毛澤東尊重張聞天黨中央總書記的地位,他們互相合作,直到六屆六中全會。從遵義會議到六屆六中全會之前這三年半多的時間裏,中共中央的許多重要電報,都由“洛毛”或“毛洛”聯名發出。從1937年十二月政治局會議之後,到1938年9月六屆六中全會之前,張聞天實際上仍然是主持中央常務工作的書記。在此期間的三月政治局會議、六中全會前的政治局會議以及六中全會的開幕式,都是由他主持的。不過,在六中全會之後,張聞天按照共產國際指示的精神,按照六中全會關於以毛澤東為首準備召開中共七大的決議精神,就主動地將總書記的工作移交給毛澤東了。
張聞天對自己職責變動的過程,後來(1943年)做過這樣的敘述:
六中全會期間我雖未把總書記一職讓掉,但我的方針還是把工作逐漸轉移,而不是把持不放。自王明留延工作後,我即把政治局會議地點,移到楊家嶺毛澤東同誌處開。我隻在形式上當當主席,一切重大問題均毛主席決定。特別是在七八月政治局會議之後(所謂“神仙會議”),我實際上是做了宣傳教育部門的工作。
自“神仙會議”後……我一方麵提出要把我的名義上的書記職務完全解放,(在任弼時、周恩來二同誌未回國前提過,在他們回來之後,我更正式提過,我自己及中央秘書處在1940年5月間也搬了過去,實際上把我的全部工作交了出來了。)另方麵,我盡量推掉自己的工作(如出版發行部、文委、西北工委等),隻管宣傳部及馬列學院一部分工作。張聞天:《1943年延安整風筆記》。
轉折關頭:張聞天在1935-1943十八六屆六中全會後黨內職責的變動從這兩段話可見,一、自1939年初起(即王明到重慶參加國民參政會後回到延安並留在延安工作),張聞天實際上不再在黨內負總的責任了。但在形式上,中央的會議還是由張聞天主持,中央秘書處也還一直跟著他。二、1939年七八月政治局會議後,張聞天實際上隻負責宣傳部與幹部教育部的工作。他曾幾次提出不再擔任書記的名義,沒有被采納。三、1940年5月,張聞天與中央秘書處都搬到毛澤東居住的楊家嶺。這時,張聞天已主動將黨中央總書記的工作交出,實際上他隻是具體負責宣傳教育部和馬列學院的工作了。
負責局部,關注全局
應該看到,雖然六中全會後張聞天的工作重點轉到了宣傳教育方麵,但是,他在黨內仍然是有威信、有影響的領導人之一,他的黨的書記的工作又是逐步移交的,即使是主要職責移交後,中央秘書處還一直由他管著(1940年從藍家坪搬到楊家嶺後仍是如此),所以,在六中全會後的相當時期內,對於全黨的工作,對於有全局影響的事,張聞天還是一直關注著,並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為了擴大與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支持長期抗戰,爭取最後勝利,張聞天繼續做了許多工作。1939年6月,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十八周年,張聞天寫了《在民族自衛戰爭最前線的崗位上》一文,載1939年6月30日《新中華報》。以抗戰兩年來的事實,分析中國一部分上層資產階級及少數上層分子對於爭取民族抗戰的不徹底性、妥協性與動搖性,指出目前時局的主要危險是他們準備停止抗戰與投降妥協,“防共反共”就是他們投降妥協的實際準備,號召全國人民動員起來,克服投降危險,擊破“防共反共”逆流,使中國的抗戰堅持到最後勝利。接著,7月3日至6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通過了《中央為抗戰兩周年紀念對時局宣言》,提出“堅持抗戰到底反對中途妥協!鞏固國內團結反對內部分裂!力求全國進步反對向後倒退!”《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2),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頁。在1939年8月政治局會議上,張聞天又進一步分析武漢、廣州失守後的形勢變化,說明過去“統一戰線中的統一性比較突出”,現在“內部磨擦增加,統一戰線中的鬥爭性突出了”。所以,當前黨的任務,是要在堅持國共合作、堅持三民主義的前提下,團結一切進步的力量,與妥協、投降、退步的傾向作堅決的鬥爭,把統一戰線推向前進。他指出,推動鬥爭的核心是共產黨與八路軍、新四軍。鬥爭的形式主要是政治鬥爭,但也不能完全照搬過去的辦法,“要采用談判以外的更多的辦法”,“也不是完全采用退卻、消極的防禦”。在全國範圍內,黨的工作的“主要任務是鞏固黨的組織,一般停止發展”。張聞天:《支持長期抗戰的幾個問題》,見《張聞天選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7、239、2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