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總結曆史經驗(3 / 3)

張聞天的修改是在這之後進行的。檔案中有一份張聞天修改的稿子,他修改所用的底稿是毛筆抄寫的(其中隻有兩頁例外,是“胡稿”的複寫件),沒有題目。可惜的是,檔案中所存的張聞天修改過的這個稿子缺後半部分,隻有前麵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概述了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至1937年抗戰爆發期間的革命鬥爭曆史和黨反對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和張國燾分裂主義的鬥爭。在這個問題的末尾,張聞天加寫了三段話,對毛澤東的曆史地位作了高度的概括和充分的評價。其中比較重要的是第一段:“尤其值得我們驕傲的,是十年內戰更使我黨馬列主義的理論與中國的實際結合起來了。以毛澤東同誌為代表的馬列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統一的思想,在內戰中有了極大的發展,給中國共產黨指出了正確的行動方向。而毛澤東同誌終於在內戰的最後時期確立了他在中央的領導,這領導,無疑的,將保證中國共產黨在以後的完全勝利。”第二個問題,敘述大革命失敗到抗戰爆發這一期間黨的曆史,講到了八七會議、1927年十一月擴大會議、六大、立三路線、三中全會、四中全會、臨時中央、五中全會、遵義會議等。張聞天在末尾也加了一段話,指明毛澤東的曆史功績:“大會欣幸的指出:黨經過了自己的一切成功與失敗,終於在毛澤東同誌領導下,在思想上,在政治上,在組織上第一次達到了這樣的一致與團結!這是要勝利的黨,是任何力量不能戰勝的黨!”第三個問題,講第三次“左”傾路線的錯誤,改變了以前的稿子從思想上、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四個方麵分析的寫法,而是綜合地講七點,基本上是按照提綱式的七個要點寫的(後來還曾有稿子增加為八點)。對這個問題,張聞天作了較多的修改和增補。

張聞天修改過的稿子有一個抄清件,共五個問題,包括了張聞天修改稿手跡所缺的第四個問題(第三次“左”傾路線的社會根源)和第五個問題(克服黨內錯誤的態度和方針)。至於在這兩個問題上,張聞天作了哪些修改和增補,因材料缺失,不得而知。不過,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張聞天修改稿的抄清稿所講的五個問題,基本上就是後來《決議》的二、三、四、五、六部分。

1945年春天,毛澤東在“張稿”上親自動筆修改。他把題目定為《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草案)》,對內容、結構、文字先後修改了六次,補充了重要的內容,增寫了《決議》的第一部分,將第六部分最後兩段獨立出來為第七部分,對第三次“左”傾路線的錯誤重新改寫,將原來講的八點恢複為從政治(包括軍事)、組織、思想三個方麵進行分析(到7月24日的印稿又把軍事方麵獨立出來成為四個方麵),等等。其間,毛澤東在作了第二次修改後於1945年3月24日在稿子首頁上寫了一個短簡給任弼時:“請邀周、朱、洛、劉(如在此時)看一下,是否這樣改,然後印若幹份,編號發給四十多個同誌,再集他們座談一次,就可成定議,再交七中通過。”可見,張聞天在《決議》最後定稿階段也是主要參與者之一。

張聞天對於毛澤東從1941年到1945年通過整風解決黨內曆史問題的工作非常佩服。他說,毛澤東同誌對於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曆來采取鄭重與謹慎的態度;他對於中國革命的每一個問題的處理,也是采取這樣的態度。他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不為自己的與群眾的一時的感情衝動所支配;他善於調查研究,善於吸收各方麵關於某一個問題的各種意見,而不受任何偏見的影響;他善於反複考慮一個問題的矛盾的各個方麵,權衡其各個方麵的輕重,並且善於等待其成熟後,然後加以處理。這次關於黨內曆史問題的解決的經過,就是他怎樣解決一個重要問題的方法的範例。洛甫:《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發言草稿》,1945年5月4日鉛印稿,第13-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