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下篇1977—1982:鄧小平推動曆史轉折打開新路(27)(2 / 3)

四千人討論以後,胡喬木等綜合、研究和吸收各種意見,對決議稿又作了很大的調整和修改補充,半個月後,產生了一個“1980年11月22日修改稿”。

緊接著四千人大討論,1980年11月10日至12月5日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中共中央最高層的人事更動。在11月10日第一次會上,華國鋒提出要求辭去中央主席、軍委主席和黨內的其他職務,並對粉碎“四人幫”以來的工作作了一些檢查和解釋。到會的其他28位同誌都講了話,對華國鋒過去四年中工作的錯誤以及他在這次會議上的發言提出了批評意見。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人事更動通過三項決議:(1)向六中全會建議,同意華國鋒辭去中央主席、軍委主席的職務。(2)向六中全會建議,選舉胡耀邦為中央委員會主席,鄧小平為中央軍委主席。(3)在六中全會前,暫由胡耀邦主持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常委的工作,由鄧小平主持中央軍委的工作,都不用正式名義。

6.陳雲的重要建議

1981年3月18日,鄧小平找鄧力群、吳冷西談話。鄧力群轉述胡耀邦的意見,主張決議稿寫出來以後,多聽聽老幹部、政治家,包括黃克誠、李維漢等同誌的意見。鄧小平說:“這很對,我讚成。”3月24日,鄧小平去看望了陳雲。26日他把鄧力群找來,跟鄧力群說:前天我去看陳雲同誌。陳雲同誌對修改決議稿又提了兩條意見。一是專門加一篇話,講講解放前黨的曆史,寫黨的60年。60年一寫,毛澤東同誌的功績、貢獻就會概括得更全麵,確立毛澤東同誌的曆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也就有了全麵的根據。這個意見很好,請轉告起草小組。二是建議中央提倡學習,主要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重點是學習毛澤東同誌的哲學著作。陳雲同誌說,他學習毛澤東同誌的哲學著作,受益很大。曆史決議中關於毛澤東同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貢獻,要寫得更豐富、更充實。結束語中也要加上提倡學習的意思。鄧小平轉告的意見,陳雲當麵也曾跟鄧力群談過。

按照陳雲的意見,決議稿加上了一個前言,寫了兩千字,“極簡略地回顧一下建國以前28年黨和人民為新民主主義而進行的革命鬥爭”。

3月30日上午,胡耀邦主持中央書記處會議。關於曆史決議,會議議定:現在這個稿子,先發政治局、書記處同誌和一些老同誌,在四十人左右的範圍內看看。請起草小組派幾個聯絡員聽取他們的意見。四十多人的討論,從31日開始進行。4月7日,鄧小平找胡喬木、鄧力群談話。他說,四十多人討論中間有許多好的意見,要接受。也有些意見不能接受。

通過1981年3、4兩個月黨內高層的討論,特別是鄧小平與陳雲在指導思想一致的基礎上,互相補充,互相生發,決議起草中的問題基本上都得到了解決,接下來是進一步調整和推敲,精益求精的問題了。

7.政治局擴大會議的八天討論

經政治局、書記處和老幹部四十多人討論後,起草小組於5月15日搞成一個修改稿。此稿經中央政治局常委同誌討論,作了一些修改,稱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一九八一年五月十六日修改稿)》,作為中央政治局會議文件正式印發,交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

1981年5月19日,政治局擴大會議開幕,鄧小平發表重要講話,對決議稿的形成過程作了評價。他說:“這個文件差不多起草了一年多了,經過不曉得多少稿”,“起草的有二十幾位同誌,下了苦功夫,現在拿出這麼一個稿子來。”“這個文件是在四千人討論和最近四十多位同誌討論的基礎上修改的,好多好的意見這裏麵吸收了。比如陳雲同誌提出,前麵要加建國以前的二十八年。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意見,現在前言有了。還有其他許多重要意見,大家一看就曉得哪些是根據大家提的意見修改的。”鄧小平肯定:“這個稿子是根據一開始就提出的三項基本要求寫的。現在的稿子,是合乎三項基本要求的。”“要說有缺點,就是長了一點。”鄧小平說明:“現在的方法,就是開政治局擴大會議,七十幾個人,花點時間,花點精力,把稿子推敲得更細致一些,改得更好一些,把它定下來;定了以後,提到六中全會。設想就在黨的六十周年發表。紀念黨的六十周年,不需要另外做什麼更多的文章了。”

胡喬木在會上講話,對決議稿在一些重要問題上為什麼這樣處理,作了簡明扼要的解釋、說明,提請大家注意和討論。會議印發了胡喬木的講話稿《幾點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