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網絡對學生的誘惑與影響(1)(1 / 3)

互聯網是一個集通訊網絡、計算機、數據庫以及日用電子產品於一體所構成的電子信息交換係統。它將圖、文、聲等多媒體信息傳送到設有終端設備的地點和個人。它的迅速普及,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麵。對於廣大的學生來說,更是無“網”而不勝,互聯網所體現出的一些主要特征,“以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為標誌的生存狀態;以交互性、虛擬性、學習性為標誌的運作模式;以多邊性、全時性、共享性為標誌的機製特質”,深深地吸引著他們。網絡是一個讓人擋不住誘惑的新奇世界,但它卻也是一把“雙刃劍”,廣大的學生在享受著網絡給自己帶來的諸多方便與快捷、知識與樂趣的同時,其身心也承受著網絡帶來的“煎熬”。

(第一節 )網絡誘惑對學生行為的影響

正如人們所說的那樣,網絡時代伸向鼠標或者鍵盤的手指觸摸到的並非隻是電腦,而是某種與過去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隨著網絡越來越成為學生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它對學生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習慣等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互聯網正成為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

當網絡逐漸成為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時,他們對信息的獲取呈現出一些新的值得人們注意的傾向。

1.學生把大量的時間用在網上遨遊,相對來說,他們會摒棄或減少接觸報刊、廣播、電視等一些傳統的媒體,而這些媒體正是我們宣傳的主流、主渠道。他們對主流渠道接觸的減少,勢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主流思想宣傳影響力的降低,這是我們應該引起充分重視的傾向。

2.互聯網的一個特點就是時空的變化隻在點擊的瞬間,廣大的學生在網上可以快速地切換瀏覽信息,但這種鋪天蓋地而又瞬息萬變的信息,往往使上網的學生們來不及對信息內容進行充分的辨別、消化,久而久之,大量未經消化分析的信息會幹擾他們對一些問題的思考和價值趨向。

3.計算機網絡信息的豐富性對開闊青少年的眼界,幫助他們了解新鮮事物具有正麵作用。但是信息的豐富伴隨著信息的爆炸、信息的汙染,以及各種冗餘信息成為幹擾學生選擇有用信息的“噪音”,影響了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不利於廣大的學生對知識的正常吸收。而且網絡擠占了他們閱讀書本、思考問題的時間,許多學生精通計算機,卻寫不好流暢的文章,文章中錯字、病句隨處可見,這種現象不能不讓人擔憂。

4.網絡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學術信息、娛樂信息、經濟信息以及各種各樣的黃色、暴力信息混雜在一起,使網絡成為信息的萬花筒,網絡的負麵信息對於思維模式、道德觀念、行為準則尚未完成定型的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二、互聯網改變了傳統教育環境下學生以課堂和書籍為主體的學習渠道

網絡是一個無窮無盡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交流互動性強和影響範圍廣的顯著特點。網絡作為信息傳遞媒介,必然不自覺地擔負著教育功能。廣大的學生可以直接從網絡上獲取自己需要的文化知識和社會信息,而且這種“網絡獲取”與傳統的書籍、報刊、課堂的獲取相比具有十分明顯的快捷性、便利性和廉價性。當然這也對學生們的學習態度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網絡上,有人靠幫別人寫論文、做作業賺錢,隻要你交付一定的費用,符合要求的論文就會及時地被發送到你的信箱裏。例如,許多缺乏自律的學生從網絡上下載文章作為作業交給教師,甚至碩士、博士論文也從網絡上購買。如何杜絕這種現象已成為讓教育界頭痛不已的問題,因為它不僅意味著某一個學生的墮落,而且意味著一種倫理的淪喪。

三、網絡為學生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學習實踐和受教育的領域

當代教育領域正日益與網絡相結合,網絡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教育方式的改革之中,成為應試教育體製向素質教育體製轉軌的一個突破口。網絡固有的隱蔽性,使學生們擺脫了課堂的群體壓力和群體規範,消除了一些學生懼怕提問、擔心出醜的潛在心理壓力,網絡中的學生可以在沒有眾目睽睽的寬鬆環境之中向老師了解自己的真實學習水平,從而獲得了教與學的真正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