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做進取者(1)(1 / 3)

生有涯而學無涯

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知識、技能會像車子、房子一樣,隨著歲月的流逝不斷折舊。這絕非危言聳聽。美國職業專家指出,現在職業半衰期越來越短,比如,當10個人中隻有1個人擁有電腦初級證書時,他的優勢是明顯的,而當10個人中已有9個人擁有同一種證書時,那麼原來的優勢便不複存在。

在人才濟濟的教師行業,思維活躍、能力超強的新人或者經驗豐富的業內資深人士不斷湧進,可以說,你每天都在與上千萬人競爭,因此你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增進自己的競爭優勢,學習新知識並在教學當中學到新的技能。也就是說,如果你停止學習,那你將無法永遠保持優勢,甚至失去立足之地。

程實是某中學一名優秀的老教師和老班主任,學生走了一茬又一茬,她卻一直堅守在那裏。

日常的教學她很投入,這幾年信息化教學和課程改革進展較快,要求老師既要有專業所長,又要知識廣博。她感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知識儲備不夠,因此,課餘有空,她就去找一些教學方麵的書來看。因為她是初中畢業,在教課的過程中常感到力不從心,常常被一些新知識所困擾。每到這個時候,她都會認真地向別的老師請教。工作之餘,她還經常找各種機會出去進修,以便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程老師最讓人欽佩的地方在於,當她已經是同行中的優秀者時,她沒有自滿,而是選擇了繼續學習,使自己的事業再攀高峰。無論是在教學生涯的哪個階段,學習的腳步都不能稍有停歇,把工作視為學習的殿堂。你的知識對於你的職業而言是很有價值的,正因為如此,你必須好好自我監督,別讓自己的技能落在時代後頭。當你的工作進展順利的時候,要加倍地努力學習;當工作進展得不順利,不能達到工作崗位的要求,那就把學習的分量加倍吧——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裏,“學習”是讓我們能夠為自己開創一番天地的利器。當我們試圖通過學習超越以往的表現,生命才會更有意義。

如果沉溺在對昔日以及現在表現的自滿當中,學習以及適應能力的發展便會受到阻礙。不管你有多麼成功,你都要對教師生涯的成長不斷投注心力,如果不這麼做,工作表現自然無法有所突破,終將陷入停滯甚至是倒退的境地。

教師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所從事的是開發人類智力資源的事業。要讓學生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始終如一地保持對學習的熱情,這就需要教師源源不斷地帶給學生永無止境的知識和精神力量。

教師自身的提高,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是課堂教學的需要,是教師工作的需要。教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作為教師,應該在知識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裏,不斷充實知識,更新觀念,拓寬認知領域,終生學習,學習終生,隻有這樣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成長。

如果你發現自己需要學習什麼,就立即行動吧,千萬別拖延,也別以沒時間為借口。就像一句古諺所說:“你的船要是有了破洞,就花點時間補好它。”否則,一處缺陷抵消了許多長處,功虧一簣,會失去許多成功的機會。

厚積方能薄發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在學校工作了33年的曆史教師,上了一堂題為“年青蘇維埃人的道德理想”的觀摩課。區訓練班的學員和區教育處的視導員出席了這堂課。這堂課上得非常出色。原來教師們和視導員打算在上課的過程中做一些筆記,以便課後提意見,但最後他們都忘記做筆記了,因為他們和學生一樣,屏息坐著,聽得入了迷。

課後一位鄰校的教師說:“是啊,你把心交給了學生,你的每一句話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請問,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堂課?可能不止一小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