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做進取者(2)(2 / 3)

這話的確是耐人尋味的。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一個信息社會,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囿於我們的工作特點,我們有時候很難及時了解最新信息;而學生因為人數眾多,一個學生就是一個信息來源,他們占據了多渠道、多側麵,因此有些信息老師不了解的,未必學生們也不了解。正是因為如此,有很多老師在那裏感慨:“現在的學生太難教了!”

是現在的學生難教了嗎?那麼,現在的學生為什麼會變得難教了呢?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過去人們的生活狀態。20世紀,人們的生活可以明確地分為三個階段:學習——工作——晚年。從小學到高中,甚至到大學,學習完了就參加工作,然後退休,享受晚年的清閑生活。可以說,那個時代,人們的學習隻需要一個階段就可以。十年寒窗過去之後,學到的知識終生受用不盡。現在,這樣做還可以嗎?不可以了。我們每天都會麵對一些新問題,我們僅僅憑借高中(或者是大學)學過的那點知識,已遠遠不夠了。過去那種“學一陣子,用一輩子”的觀念已經不合時宜。我們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每天都要學習,每天都要有所收獲、有所提高;否則,就很容易落伍,而一旦落伍則很可能被淘汰出局。

兩千年前的孔老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新的時代要求我們改變心態,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與學生一起去探求真理、發現真理,開創教師和學生真正平等的對話平台。隻有在這樣的環境中,老師才能尋找到和孩子們談話交流的輕鬆、心靈坦誠的和諧,在鼓勵學生進步的同時,發展、提升、超越自我。

因此,老師應該學會向學生學習。

做個多才多藝的現代教師

有這樣一個發生在校園的故事:

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又快來臨了。“六一”兒童節,是小朋友的節日,是小朋友歡慶的日子,也是小朋友展現才華的機會。

學校為了使一年一度的慶“六一”活動活潑而有特色,就規定每班根據自己的強項自編自演一個節目,具體內容自定,由班主任全權負責。得到這樣的通知,各班主任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編了印度舞,有的編了個小品,有的組織大合唱,有的則是歌伴舞。正當大家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三(2)班的班主任黃老師卻毫無動靜,要知道她對平時的一些競賽活動可是很積極的呀,而且每次都能捧回好成績,可這次到底是為什麼呀?後經其他老師說,原來她覺得自己去編排舞蹈吧,動作是那麼僵硬,去搞個相聲、小品什麼的,自己又從沒試過,她覺得自己精神都快要崩潰了,難以勝任這項工作!看來,一個教師隻會教書,使學生能書麵考出好成績是遠遠不夠的!

教師是人類知識的傳播者。教師的基本任務是教好學生,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等諸方麵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甚至有些老師認為,能把班級管好、教書認真、使學生能考出好成績的教師就是好老師,但教師真的隻要會教書就行嗎?如上例的班主任,她教書也很認真,全班考試總成績也總是在年級前幾名,但你看,一旦活動來了,她就傻了,沒辦法了。這隻是一個小插曲,在21世紀的今天,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像這樣的活動肯定會越來越多。由此可見,教師,不單單要會教書,還要懂得其他許多方麵的東西,比如在英語盛行的今天,學一點常用口語,以免學生“一問三不知”;又如在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對計算機、網絡知識也應有所了解,以免成為當今時代的“文盲”;同時學一點書法、鋼琴等,在指導個別學生時也可“大顯身手”。總之,當今時代的教師,應該是多才多藝的教師。那麼,怎樣才能使你變得多才多藝呢?

一、不斷學習

一所學校要成為名校,首先要有文化積澱;一名教師要成為名師,也必須要有文化積澱。而積澱的形成,一條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學習。這個學習,不但要學習專業知識,而且要學一些相關的學科知識、教育科學研究知識及一些美育、德育知識,盡量使自己具備現代教師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在知識才能上勝過他人。同時,作為教師,還可以學一些鋼琴、琵琶、書法等藝術,以陶冶自己情操,提高自身修養,成為真正的多才多藝的現代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