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把對工作的注意力放在第一位
不管領導是怎樣性格的一個人,他對下屬的態度基本上還是取決於其工作的業績。作為下屬,首先要端正好工作態度,將敬業、認真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礎上還應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學校是一個高要求的地方,如果做事總是慢半拍,肯定不會讓上司滿意。
(3)爭取領導的重視
不要一味地埋頭苦幹,在適當的時候應該回過頭來想一想:自己的工作有沒有偏離方向。與領導保持良好的溝通,讓自己的工作方向與領導的思路融合在一起。適當地提出一些想法與建議,跟領導商量,而不要做個唯唯諾諾、毫無主見的“應聲蟲”。另外,當領導碰到某些自己不願出麵或不好出麵解決的難題時,作為下屬若能積極地予以擔當,無疑就會獲得領導的感激與好感,同時也證明了自己的辦事能力。這便是立竿見影的、讓領導刮目相看的方法。聰明的下屬要在關鍵處多向領導請示,征求他的意見和看法,把領導的意誌融入正專注的事情。關鍵處多請示是下屬主動爭取領導的好辦法,也是下屬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證。當然,工作還是要有獨立性,能獨當一麵才能獲得上級的重視,才能讓領導省心,領導才敢委以重任。鍛煉工作獨立性應從以下幾方麵著手:第一,要有獨立見解;第二,能夠獨立地承擔一些重量級任務;第三,把被同事忽略的事情承擔下來。
(4)正確對待領導的決策,換位思考,減少牢騷
做到領導理虧時給他留台階,避免當眾糾正領導的錯誤。對領導的期望別太高,尤其是有明顯人格缺陷的領導,盡量積極配合其工作是上策。同時,嚐試接受與領導事實上不平等的現實,比爾·蓋茨曾說:“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去接受它吧。”所以,對人生的不完美應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上,高質量履行自己的職責。完成工作任務是與上司建立良好關係的前提,千萬不要忽略了這一點。有的人通過消極怠工的方式來反抗領導,並不是明智的做法,反而容易和領導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總之,一個人事業的成敗,上司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人。他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成為你的“梯子”或“助推器”,也同樣可以成為你最大的“攔路虎”或“絆腳石”。所以,和上司建立良好的關係是你教師生涯必須上好的重要一課。
理智對待領導的評價
沒有哪一個班主任敢說他一點不在乎領導對自己的評價。但是,過分注重領導對自己以及自己所帶班級的評價,卻往往會使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同時也會為正確處理上下級關係帶來陰影。
小王老師剛當班主任不久,特別在乎領導對他的看法。如果得到了領導的表揚,他會喜不自勝而在以後的工作中戰戰兢兢以期“不辜負領導的鼓勵”;如果受到了領導的批評,他會萬分沮喪而長時間籠罩在失敗的陰影之中;如果領導的批評是冤枉了他或者他的班級在德育評估時被莫名其妙地扣了幾分,他更可能會睡眠不足、食欲不振、血壓上升、肝火旺盛……由此也使他對領導產生了看法,導致和領導的關係越來越僵。
其實,領導的評價固然是一個班主任工作好壞的標誌之一,但絕不是惟一的標誌;那麼,我們的工作難道僅僅是為了得到領導的青睞嗎?顯然不是。因此,我們完全可以用另一種心態來麵對領導的評價:領導表揚了自己,說明自己的工作在某一方麵達到了學校的要求,但也不過是“某一方麵”而已,有啥值得“喜不自勝”的?而且,領導表揚你也就表揚了,你還是一個普通的班主任,你的班級還是一個普通的班級,人家沒有也不會把你當成政治局常委來挑剔;如果你太看重得到的表揚並不斷警告自己“要謙虛啊”、“千萬不要翹尾巴啊”,那是你自己太把自己當成一個“人物”了!領導批評了你,如果確實是你的錯,那沒什麼,心平氣和地接受並盡可能地改正就是了嘛!隻要幹工作,就會有差錯,有了差錯挨幾句批評誰都會遇到的,無所謂“丟麵子”,因而也大可不必“萬分沮喪”。至於領導確實冤枉了你或者你的班級受到不公正的評價,我的看法是,“冤枉”也罷,“不公正”也罷,由它去!我們的工作又不是為了領導而是為了自己的良心——隻要問心無愧,便自有公論。這樣一想,保管消腫化淤順氣。當然,這裏實際上還有一個以和善的心緒對待領導的問題。首先,不要動輒覺得領導冤枉了你,而要仔細檢查自己是否有了過失卻“當局者迷”;其次,即使領導真的批評錯了,也不要輕易認定領導是“存心與我過不去”,須知我們也不時錯批評學生呢!既然我們希望學生原諒我們的過錯,我們又為什麼不可以原諒領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