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磨煉健全的心理(3)(2 / 3)

第四,信賴危機。

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是班主任工作指導思想,但實際行動上並非每個班主任都能做到。不少學校都建立了學校與家庭聯係製度,有的學校還有專用簿冊,爭取家庭配合,這是應當肯定的。然而,真理往前邁進一步就會變成謬誤。有的班主任,事無巨細,均讓家長簽字,諸如抄生字、背課文也得讓家長簽字。這種做法實在不敢苟同。它反映了一種心態,即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承認,否定學生的相對獨立性,將學生看作附屬品。班主任(包括家長)不能放手讓學生“當家作主”,事事放心不下,處處越俎代庖。

有位小學班主任,他按“傳統”的做法,讓學生背誦課文並要家長的簽字。一位學生交來的竟然是自己冒充家長的簽字。班主任十分惱火,當即讓學生背誦,學生背的十分流利。老師責問他為什麼要欺騙教師,冒充家長簽字,他卻說:“我不是會背了嗎?為什麼一定要爸爸簽字?”這是孩子的自我意識的覺醒,他感到學習不是家長的事情,而是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主。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這種獨立性。教師們常常責怪家長“抱”著孩子,然而又常逼著家長“抱”孩子,這是一個怪圈。孩子自製能力差,教師應該幫助教育,但不能因此而不信賴他們,剝奪他們獨立自主的權利。

學生有能力獨立開展和組織一些有意義的班隊活動,而且當他們真正獨立地組織活動時,其熱情和積極性遠非由老師把著手幹所能比擬。比如少先隊大隊部布置各中隊開展尊師活動,小幹部們背著班主任,召開了會議,經熱烈的討論,決定給老師慶賀生日(這或許是他們所能想到的最有趣的活動)。會上他們設想了兩個了解班主任生日的辦法:一是利用英語課課前會話的機會,由會話的學生自己介紹今天是自己的“生日”,然後“請問老師的生日是哪一天?”以此誘老師“供”出生日,因為他們的班主任是英語老師;男孩子們卻設計了一個更有戲劇性的辦法,“綁架”班主任的小女兒,讓她說出媽媽的生日。其實,有一位小幹部的家長是學校的人事幹部,問一下就行,但他們不願意這樣,他們偏要自己弄清楚。當他們掌握了班主任的生日時,離這一天僅有兩天時間了,小幹部們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對這次活動作了更為具體的分工和部署。班主任生日這一天,當班主任出現在教室門口時,一眼看到教室後牆上的壁報在一夜之間變成了慶賀生日專輯,班長帶領全班同學用英語向她祝賀生日,她如同墜入五裏雲霧,——忘記今天是自己的生日,而學生們,尤其是“策劃者”,個個興奮得滿臉通紅。班主任感動極了,逢人就說這件事,或許這其中包含著對學生獨立的組織能力的讚許吧。

上述四種心理偏差是班主任、教師中較為常見的心理偏差,應該引起普遍的重視,否則,培養個性全麵和諧發展的新人隻是一句空話。

做個快樂的班主任

字典上對快樂的解釋是:感到幸福或滿意。請注意在這個解釋中的“感到”一詞,也就是說,快樂與否,不是有了多大的喜事,而是自己的一種感覺,一種心境。一個不快樂的人,即便走路撿了個元寶也不一定笑得出來;而一個快樂的人,哪怕天天乞討,也是微笑示人。所以,當我在這裏談快樂的話題,你卻一再說“身為臭老九,重壓之下,清苦之中,到哪裏去找尋快樂”的時候,你該好好檢討一下自己,是你的心態出了問題,而非你的職業有問題。

“生活是一麵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隻要你努力做一個快樂的人,你就會感到生活是快樂的。而非生活有了快樂的事情,你才感受到快樂。

所以,當你為每天不得不應付工作的壓力、枯燥等種種不快,卻還要忍受清苦的時候,我想對你說:笑一笑,對自己,也對學生。

每天清晨醒來後,先給自己一個微笑,對自己說:“今天,我很快樂!”這不是自欺欺人,隻要你覺得自己快樂,那快樂就會如期而至。不信?看校園裏、教室裏那一張張天真爛漫的麵孔,你不開心嗎?聽到一聲聲悅耳的“老師好”,你不開心嗎?一份份作業寫得既工整又準確,就連經常不交作業的學生也交了上來,你不開心嗎……好了,一天裏有這樣幾件開心的事情,你就笑吧,不要吝嗇自己的笑容。因為,你的微笑實在是有著無窮的魔力。

第一,微笑讓自己開心。每天看著自己微笑的臉,即便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也會暫時拋到一邊了。

因為微笑就如陽光,有驅散雲霧的功能。別和自己過不去,縱然遇到了煩惱的事情,也告訴自己,把微笑掛在臉上。

第二,微笑會感染學生,給學生帶來快樂。我曾在公開演講的場合“大膽”地說:“小學低年級老師可以不必有多高的專業水平,隻要他會笑,每天進教室帶著滿臉的微笑,那麼他就是一個成功的老師。”這一點也不誇張。身為老師,有足夠大的力量控製學生的情緒,孩子們是否愉快,決定大權幾乎由老師一人掌控。當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把微笑給每一個學生,那麼學生會帶著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這樣,老師快樂地教,學生快樂地學,學習就成了一件快樂而幸福的事情。在這樣的心態下學習,學習效率焉能不高?由此,我們會因為學生的學習狀態而又收獲一份快樂!這樣想來,你還願意做一個麵色陰沉的老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