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因夢想而偉大
我們因何而成功,因何而偉大?這並非大而無當的空泛問題,它有確切的答案。不過,這裏還是讓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法國的巴拉昂是一位年輕的媒體大亨,以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迅速躋身於法國50大富翁之列,1998年因前列腺癌在法國博比尼醫院去世。臨終前,他留下遺囑,把他46億法郎的股份捐獻給博比尼醫院,用於前列腺癌的研究;另有100萬法郎用於獎給揭開貧窮之謎的人。
巴拉昂去世後,法國《科西嘉人報》刊登了他的一份遺囑。他說:“我曾是一位窮人,去世時卻是一個富人。在去世前,我不想把我成為富人的秘訣帶走,現在秘訣就鎖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我的一個私人保險箱裏,保險箱的三把鑰匙在我的律師和兩位代理人手中。誰若能夠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而猜中我的秘訣,他將能得到我的祝賀。當然,那時我已無法為他的睿智而歡呼,但是他可以從那隻保險箱裏榮幸地拿走100萬法郎,那就是我給予他的掌聲。”
遺囑刊出之後,《科西嘉人報》收到大量的信件,許多人寄來了自己的答案。絕大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窮人還能缺少什麼?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一些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遇到好機會。另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現在能迅速致富的都是有一技之長的人,一些人之所以成了窮人,就是因為學無所長。還有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幫助和關愛,每個黨派在上台前,都給失業者大量的承諾,然而上台後真正關心他們的又有幾個?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答案,比如說窮人最缺少的是漂亮,是皮爾·卡丹外套,是《科西嘉人報》……總之,答案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巴拉昂逝世周年紀念日,律師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證部門的監督下打開了那隻保險箱。在48516封來信中,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對了巴拉昂的秘訣,蒂勒和巴拉昂都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夢想,即成為富人的夢想。
巴拉昂的謎底和蒂勒的回答見報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這種震動甚至超出法國,波及英美。一些好萊塢的新貴和其他行業幾位年輕的富翁就此話題接受電視台的采訪時,都毫不掩飾地承認:夢想是永恒的特效藥,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有些人之所以貧窮,大多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無可救藥的弱點,即缺乏夢想。
美國第37任總統威爾遜說:“我們因為有夢想而偉大,所有的偉人都是夢想家。他們在春天的和風裏,或是冬夜的爐火邊做夢。有些人讓自己的偉大夢想枯萎而凋謝;但也有人灌溉夢想,保護它們,在顛沛困頓的日子裏細心培育夢想,直到有一天得見天日。這些是誠摯地希望自己的夢想能夠實現的人。”
我們每個人在兒時都擁有過偉大的夢想,隻是不知道在何時被改掉了、被偷走了,或因為我們給予的滋養不足,夢想的種子仍舊深埋在土裏,難以發芽。
心愛的東西不見了,可以再去買;錢沒有了,可以再賺回來;惟獨夢想若是被偷走了,就很難再尋覓回來。不過,除非我們願意,否則沒有誰可以偷走我們的夢想。
有這樣一個男孩,父親是位馬術師,他從小就必須跟著父親東奔西跑,一個馬廄接著一個馬廄、一個農場一個農場地去訓練馬匹。由於經常四處奔波,男孩的求學過程並不順利。
上初中時,有一次老師讓全班同學寫篇作文,題目是長大後的誌向。那天晚上,這個男孩洋洋灑灑寫了7頁紙,描述了他的偉大誌向,那就是想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牧馬農場,並且仔細畫了一張十幾萬平方米農場的設計圖,上麵標有馬廄、跑道等的位置,而在這一片農場中央還要建造一棟占地近400平方米的巨宅。他花了好大的心血把報告完成,第二天交給了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