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班主任工作基本規範(1)(3 / 3)

2.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保護學生身心健康。教育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逐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努力奮鬥的誌向,培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心理品質,遵守《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校、班級的規章製度。

3.教育學生努力完成學習任務。

配合各科任教師教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4.教育指導學生參加學校規定的各種勞動,協助貫徹實施《體育衛生工作條例》,教育學生堅持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

5.關心學生課外生活,指導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娛和社會活動,鼓勵學生發展正常的興趣和特長。

6.加強班級文化建設,搞好教室的環境布置。

進行班級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級常規,指導班委會和本班的團隊工作。培養學生幹部,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把班級建設成為奮發向上,團結友愛的班集體。堅持目標管理,組織學生開展創“文明班級”、“先進班級”活動。

7.協調科任教師,及時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協調各科活動和課業負擔。

8.做好家、校聯係工作,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麵的配合,共同做好各類學生的教育工作。

9.積極參加班主任學習培訓和德育科研工作。

10.嚴格執行學生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配合教導處作好學生的學籍管理工作,做好本班學生思想品德評定和有關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獎懲的工作。

二、班主任工作規範的基本原理和原則

1.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以人為本,教人求是,學做真人。

2.班主任工作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①學生主體原則;②因材施教原則;③啟發疏導原則;④實踐活動原則;⑤集體教育原則;⑥民主公正原則;⑦嚴愛相濟原則;⑧以身作則原則;⑨調查研究原則。

三、班主任應具備的工作技能

1.製定班級工作計劃:保證計劃的可操作性;和學校工作保持一致;要通過民主程序確認。

2.實施計劃和調整班級工作計劃:(1)深入了解學生,足勤,目勤,口勤,手勤,腦勤;(2)堅持微調性、簡易性、實用性原則調整班級工作;(3)切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3.構建和諧班集體。

(1)選拔培養班幹部,加強團隊建設。

遵循公平競爭、民主選舉、指導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示範性與訓練性相結合、實用性與合理性相結合、民主性與製度性相結合的原則。

(2)建設班級文化。

班級物質文化建設:搞好班級(教室)環境布置;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與誠信精神;班級製度文化建設:規章製度、公約、紀律等培養學生法製意識和法治精神,養成遵紀守法的自覺性。班級文化建設必須結合本班實際,依靠學校、家長、社會和其他老師的配合與支持。

(3)開展德育活動課與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在思想品德課和班會課上,選取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4)構建班級家庭社區教育網絡。

學校與家長:成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通信聯絡等。學校與社區:建立固定活動場所,建立校外輔導站,與校外教育機構聯係。

(5)構建學生和諧生活。

①培養學生良好習慣:輿論宣傳,加強認識;製定規範,強化行為;反複糾正,形成自然。

②構建學生健康心理:有清醒的自我意識;愉快的接納自己;良好的注意品質;良好的思維品質;珍惜友誼,樂於與人溝通;強烈的上進心;堅強的意誌;勇敢的精神;同情、感恩、責任和愛。

③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習興趣: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需要和興趣;通過誘導,遷移和提問等方式進行學習興趣的培養。

④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對身體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傳授必要的健康知識;培養良好的健康習慣;協助體育老師上好體育課。

⑤確立科學的學生評價體係:注意評價內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多樣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範暫行規定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是班主任的職責常規,班主任在遵守這些規定的基礎上,應努力地做好各項班級工作,以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1.《中學班主任工作的暫行規定》

第一章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條班組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是學校領導者實施教育、教學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學生全麵健康的成長中,起著導師的作用並負有協調本班各科的教育工作和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之間聯係的作用。

第二章班主任的任務和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