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班主任的職責
三、按照《小學德育綱要》,聯係本班的實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習慣。
四、經常與任課教師取得聯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協同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刻苦學習的意誌,教會學習方法,學好功課,並掌握學生的課業負擔量。
五、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教育學生堅持體育鍛煉,注意保護視力,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六、指導班委會和少先隊工作。培養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做好學生的個別工作。
七、指導學生參加勞動實踐。關心學生的課餘生活,支持並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有益的課外活動。
八、搞好班級的經常性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常規訓練,做好學生的品德評定和學籍管理工作。
九、經常與家長保持聯係,互通情況,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指導家長正確教育子女,注意爭取社會力量教育學生。
第三章班主任工作的原則和方法
十、麵向全體學生,全麵了解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健康、勞動和生活,對學生全麵負責。
十一、正麵教育,啟發誘導。對學生要采取說服教育的方法,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力戒簡單粗暴、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十二、熱愛、尊重學生、嚴格要求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教育,把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認識同行為訓練結合起來。對有缺點錯誤的學生,要滿腔熱情地耐心幫助。
十三、從實際出發,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思想實際、個性差異以及社會、家庭的影響,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施行教育。
十四、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嚴格要求自己,增強道德修養,起表率作用。
十五、集體教育同個別教育相結合,要通過開展集體活動,建立正確的集體輿論,培養集體榮譽感、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班風,充分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
第四章班主任的任職條件和任免
十六、班主任由學校校長任免。學校校長要按條件選聘班主任,對於不履行班主任職責、玩忽職守或因其他原因不適宜做班主任的工作,應免去其班主任職務。
十七、班主任的基本條件是:
1.擁護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熱心班主任工作;
3.品行端正,能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4.教育思想端正,有一定的教育科學知識和一定的教學能力;
5.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較強的責任心。
第五章班主任的待遇和獎勵
十八、班主任任職期間,享受班主任津貼。各地可根據財力實際情況,對國家原規定的津貼標準適當提高。民辦教師享受與公辦教師同等的班主任津貼。所需費用,可由鄉人民政府列入教育事業費附加中計征,也可由各地通過其他辦法籌措。
十九、建立班主任表彰製度。各地對在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優秀班主任,要進行表彰和獎勵,並作為考核晉級的依據。國家教委對成績優異有突出貢獻的班主任授予榮譽稱號。
第六章班主任工作的領導與管理
二十、班主任工作由校長負責領導。學校要把班主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定期召開班主任會議,了解情況,聽取意見,組織交流經驗,研究、指導工作。
學校領導要關心班主任的工作和學習,注意調整他們的工作負擔。
二十一、班主任工作應有計劃、有總結。學校校長要定期考查班主任工作,並歸入業務檔案。
二十二、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導,有計劃地開展培訓,幫助學校組織班主任學習教育理論,交流工作經驗,不斷提高業務能力。
教育科研部門應開展對班主任工作的研究活動,使班主任在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遵循規律開展工作。
3.××學校班主任工作基本規範
班主任是教育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協調者,是班級德育的主要教育者。為了實現學校的培養目標,要努力提高班主任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根據我校具體情況,學校為加大對學生日常管理的力度,讓班主任明確工作職責和工作程序,使學校對班主任工作管理更加規範,特製定《××學校班主任工作規範》。主要內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