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以正確的心態麵對(3)(3 / 3)

(一)要沉著,不發火

一個有自製力的班主任,即使在學生令人啼笑皆非的惡作劇麵前,或遇到粗野無禮的學生和家長,遇到讓人心煩意亂的複雜矛盾,也能表現出冷靜和沉著,使自己的感情永遠處於清醒的理智控製之下。

有位一向以管理嚴格聞名的老師接手了一個亂班。學生們預感到今後的日子不好過了。第一次上課,有個同學在黑板上寫了幾個鬥大的字“×××,請回去!”

這是一個需要班主任當機立斷迅速解決的事件。麵對這種尷尬的場麵,他控製住了自己的情緒,沒有因為學生對自己的不恭而發火。而是用幽默的語言緩解了這種緊張的氣氛,也為自己找到了走出尷尬的台階。他是這樣說的:同學們,看來你們今天是在以一種不歡迎的方式來考驗我。你們寫的“請回去!”這三個大字,幾乎一下子把我打懵了,幸虧我發現你們是很懂禮貌的,你們知道嗎?這個“請”字叫我好感動啊,如果你們改成“滾出去”,那我可真是無地自容了。因此,我在這裏真誠地說一聲:“謝謝大家,特別要謝謝寫這六個字的同學。同時,我請求你們收回成命,讓我留下來,我會成為你們喜歡的好班主任。”這位班主任的做法真是令人佩服,表現出很強的自我控製能力;結果不僅平息了事端,教育了無理取鬧的學生,也使廣大同學增強了辨別是非的能力。

事後這位老師說:“我當時未發雷霆之怒,是因為我有過教訓,深知用粗暴的辦法去平息事端是一種軟弱的表現,是放棄了艱苦細致的思想工作的做法。”

(二)要冷靜,不遷怒

教師作為普通人,當然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但是,當你作為教師出現在學生麵前的時候,你就不能不顧及到自己的感情、行為對學生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就不能不預見一下自己的教育措施會產生什麼樣的教育效果。因此,就不能不注意控製自己的感情和行為,做到既不因自己的不快遷怒於學生,也不因自己的愉快在學生麵前忘乎所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過:“當演員來到劇院的時候,也應當把個人的不快和痛苦留在劇院之外。”對於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來說,具有這種心理修養是何等的重要啊!

(三)要敏銳,有節製

學校教育不是一種封閉體,生產的發展、科學的進步、黨的政策的變動和社會風氣的變化,無不對學校教育產生直接的影響,從而對班主任的思想修養、智能結構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擺脫一切束縛,使自己的行為舉動表現得敏銳而有節製。“成功的教師就是誠心誠意地追求他們的工作意義,不知疲倦地為擴大他們的知識和能力而奮鬥,現實主義地保持他們的自我概念,以及遇到不斷變化的環境而有條不紊地進行自我更新。”另外,學生也受著各種因素的影響,心理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班主任還應當具有敏感地接受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的能力,用以隨時調節、控製自己的行為和預定的教育計劃和程序,以便取得最優化的教育。

(四)講師德,是根本

教師不能控製自己的感情和行為而導致失去心理平衡的原因起碼有以下四點:①教師本身就不喜歡教師職業,沒有搞好教育工作的興趣和追求;②不熱愛學生,不能擺脫對“後進生”的先入之見和懲治思想;③在師生矛盾中,過分強調學生的思想行為太令人不能容忍,不能嚴於律己而從自身尋找師生矛盾的原因;④缺乏教育學、心理學知識,自身修養較差。如果班主任不理解教育工作的意義,不認識教師勞動的價值,不刻苦學習教育科學加強自身修養,就不能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提高自我控製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話。當然,提高自製能力“也有一係列技術性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控製自己……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幾秒鍾想一下:你是一位教師,這樣就會幫助你抑製要發作的脾氣,轉而心平氣和地跟你的學生談話”。有經驗的教師還提出:“時時考慮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也是保持自我情緒穩定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