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謀而後動
學生早戀是一個令許多班主任深感頭疼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應對呢?
下麵這個案例也許能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
很有理想和追求的小玉同學近日來似乎很苦惱,常常魂不守舍。上午本來是上英語、數學課,她卻隻帶了語文和曆史課本來;下午,地理老師走上了講台,可她卻把數學課本與練習簿擺上了課桌;還有,團支書三天前就通知了她,講好了今天過組織生活時,請她談談下星期與班委會聯合舉辦高三學生美術作品與書法展覽活動的意見,誰知她竟忘得一幹二淨,開會時臨陣磨槍,東扯葫蘆西扯瓢,誰也沒有聽清楚她說了一些什麼名堂!同學們對她的反常表現,產生了種種猜測。當然,我也很想了解一下真正的原因,但她守口如瓶,始終不肯披露內情,在談話中她僅僅歎了一口氣,微笑著借用了荀子的一句話:“流言止於智者。”我明白了她的意思,知道她定有難言的苦衷。鑒於她平時一貫地表現自愛自重,所以對她的教育當然不可操之過急,需要耐心和細心地通過多種渠道來摸清情況。
一天,收發室的老黃同誌照例把高三學生的報刊信件交給我,並特意地指著其中一張明信片笑了笑。我不看則已,一看真使我大吃一驚,信是寫給小玉的,但後麵沒有注明來信者的姓名與地址,隻見上麵寫道:
你在我的心裏,留著一個美好的記憶,我不忍心分離,為何你又偏偏離我遠去?我多麼想念你,想你能夠和我在一起,我多麼愛你……你可記得……
這是一封匿名的公開戀愛信。學生談戀愛當然是不允許的,用明信片寫戀愛信,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難怪小玉的學習成績在下降,難怪同學們對她有各種猜測,原來如此!
走出收發室,手裏捏著報刊和信件,我陷入沉思,一個個學生的身影在我麵前晃過,多麼熟悉,可又多麼令人難以捉摸,仿佛都變得陌生起來。不是麼,好端端的一個聰明能幹、勤奮好學的小玉,怎麼會突然變得如此糊塗,再過幾個月就要參加高考了,關鍵時刻怎麼竟然公開地談起戀愛來了?真是不可思議呀!忽然一種莫名其妙的內疚湧上我的心頭,是啊,我怎麼這樣麻木,為何事先竟連一點點跡象也沒有覺察到呢?唉,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學生走上了戀愛這條道路,哪裏還有心思學習?想到這一點,在我的腦海裏立刻掀起了一股惋惜和不安的波濤。忽然,我記起了高爾基的一句名言:“人的天賦像火花,它既可能熄滅,也可能燃燒起來。”小玉那學習的火花還能點燃起來嗎?若有可能,我該如何去點燃呢?我邊走邊想,抽出那張明信片看了又看,冷靜一想,忽然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看到了兩個疑點:一是哪有這樣公開談戀愛的?二是辨析一下字跡,可以說很不像男青年寫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不知不覺我來到了教室。
我把小玉叫到教室門外,將明信片遞給她,並且故意擺出一副嚴肅的態度,輕聲地說:
“看看吧,寫了些什麼?”
小玉看完以後,竟然非常坦然地一笑,反而問我:
“吳老師,您認為我在談戀愛?”
望著她那泰然自若的神情,我心裏似乎也明白了幾分,但這個葫蘆裏究竟賣的是什麼藥呢?
還沒有等我回答,隻見她轉身走進教室,把另一位女同學張倩扯到我的麵前,並對我投來淡淡的一笑。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仿佛被這些女孩子們推進了雲霧之中。
張倩同學看完明信片,也笑起來了。接著,張倩便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了我。原來在上個星期,小玉與在師範讀書的老學友毛姑娘發生了一點矛盾,吵了嘴,這張明信片就是那位喜歡捉弄人的毛姑娘寫來的。
提起這位毛姑娘來,張倩還說道:
“王熙鳳在《紅樓夢》裏被叫做‘鳳辣子’,毛姑娘在我們學友中可算得是個‘毛辣子’,雖然她為人坦率、熱情、重義氣,但隻要搞得她發了‘毛’,你就別想自在了!”
張倩還告訴我:如果小玉收到這張明信片後,不予理睬,毛姑娘還會寫這樣的明信片來的,她決心要搞得小玉不得安寧,以便出氣。
果然,兩天以後,又是一張這樣的明信片寄來了。文句讀來,令人肉麻!平時很有涵養的小玉同學,此時也被激怒了,她強烈地要求我立即打電話到師範學校,要毛姑娘的班主任給毛以處分。我冷靜地一想,認為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看來,這位毛姑娘也是一位很有個性的青年,倘若滿城風雨,豈不使毛姑娘難堪?打電話無疑是火上加油,是很不利於她們之間友誼的。
於是,我把任務交給張倩同學,並且如此這般地交代了一番,讓她抽空去勸導毛姑娘。不久,小玉和毛姑娘終於重新和好了,雙方不再為此事苦惱而安心學習了。
西漢末年著名的辭賦家楊雄在《法言》中強調處理事情應“善謀而後動”,真是非常寶貴的經驗,它對今天我們這些從事思想教育工作的班主任來說,仍然很有參考價值。假如當時收到第一張明信片,便斷言小玉在談戀愛而批評她,或在收到第二張明信片後,按小玉的要求打電話到師範學校追究什麼責任,恐怕就難以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