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處理好與學生家長的關係(1)(1 / 3)

家長埋怨自己怎麼辦

——用努力贏得家長的信任

在教育工作中,作為班主任,我們難免會遇到學生家長埋怨教師的情況。那麼,該如何處理這類事情呢?

我們先看下麵這個案例:

學生夏×的家長千方百計地把孩子弄進省重點中學後以為萬事大吉,加上孩子在家裏對父母很是聽話,因此家長長期不過問孩子在校的表現。誰知這個孩子在校紀律散漫,課堂上講話又做小動作,影響周圍同學聽課,同學們都很討厭他,他平時不做作業,經常被老師點名批評。班主任問及其父母是否在家時,該生總說父母出差未歸。後來班主任老師了解到其父母從未出差,就立即進行家訪,向該生父母講了孩子在校的表現。該生父母聽後一方麵表示驚訝,同時又表示對老師的不滿,說:“老師,這怎麼可能呢?我家孩子我知道,很老實,很聽話,不會這樣的。我們花錢把孩子交給學校,孩子在學校出了問題,這是學校老師的責任。”老師一聽,意識到孩子父母在護短,於是簡單地向他們說了家長同學校配合教育的重要性後便離開了。

一天上午,音樂老師來“告狀”:“這堂音樂課,夏×在下麵總是嘀嘀咕咕說俏皮話,弄得大家發笑,引起課堂騷亂,無法上課。”班主任聽了很是惱火,把夏×嚴厲地訓斥了一頓後,接著打電話給他父親,在電話裏告了狀,可是孩子的父親在電話裏卻責怪老師老是找他孩子的差錯,老師也在電話裏埋怨他替孩子護短。就這樣,電話裏你一句,我一句爭執了一陣,不了了之。事後,老師想了想,雙方不冷靜,這樣下去不是事,孩子會越來越差的。於是過了幾天,等雙方都冷靜了,班主任再次走訪夏×家。這次家訪,老師讓夏×在場。一開始老師對自己過去的不冷靜做了自我批評,希望家長諒解。然後又列舉了一些實例,針對夏×存在的主要問題向夏×提出要求和希望。在與家長誠懇交換意見中,勸導家長處理好愛與嚴的關係。最後,班主任希望家長多關心孩子成長,配合學校對孩子進行教育,對於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他也希望家長提出寶貴的意見。家長聽了老師對孩子實事求是善意的批評,很是感動,也作了自我批評,表達了內疚。就這樣,通過調適,撥開了籠罩在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迷霧。

案例中教師與學生家長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因為衝突雙方都有缺點和不足。學生家長的問題:一是推托教育責任,對子女教育放任不管;二是為孩子護短。老師的問題主要是對家長尊重不夠、態度不夠謙和。雖說人天完人,但是作為人民教師應該用師德規範嚴格要求自己,主動搞好與學生家長的團結協作。

這個案例一正一反兩方麵的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它告訴我們:第一,教師與家長的談話態度要謙和,語言要有禮貌,言詞不可過激。不能盛氣淩人,更不能把對學生的怨氣發泄在家長身上。第二,對於埋怨學校,對教師有成見的家長,在與他們交談時要努力表現出自己的真誠坦率和對家長的尊重,當然也要不卑不亢。要用誠懇的態度勸導家長處理好愛與嚴的關係。在指出學生的毛病時,要表現出自己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而不是“告狀”。第三,對於把孩子的一切交給學校,對子女放任不管,孩子出了問題找學校、找教師算賬的家長,教師在調節同他們的衝突時,要讓他們懂得盡管學校教師盡責教育,但是,離開了家長們的配合教育,是不可能收到更好的成效的,說服他們負起教育子女應有的責任。

上麵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家長的信任源於教師的努力。班主任在學生身上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家長其實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的;因為家長都盼著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長,都不會與真心幫助著自己子女成長的班主任對著幹;學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持,班主任必須通過自己對學生的工作架起學校與家長聯係的橋梁;家長的埋怨、不講道理大多因為自己孩子糟糕的狀態,對班主任工作、對學校教育的誤解和不信任,隻要我們把應該做的教育工作做到位,讓學生一天天在進步,就一定能得到家長的理解、信任和最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