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引導學生家長互相教育。
班主任可以有準備地讓某幾個家長在家長會上現身說法,闡明家長與學校互相配合的必要性。家長會上,讓有經驗的家長介紹自己的育兒絕招;選取報刊或雜誌上成功家長的事例進行探討。通過家長之間互相交流,共同探討,促使護短的家長及時醒悟。
怎樣與忙碌的家長聯係
——總有一種適合的溝通方式
家校之間隨時隨地的溝通,能夠及時地發現和處理孩子的每一個細小的變化,給孩子信心,讓孩子進步,使家長更加放鬆,學校輕鬆管理。但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各種各樣的原因,有的家長成天忙碌,不易聯絡,該怎麼辦呢?
我們不妨先看下麵這個案例:
又是一個清新的早晨,我信步走進教室,“把昨天的作業拿出來,四人一小組互相檢查一下。”聽了我的話,學生們開始翻找作業,以小組為單位檢查起來。幾分鍾後,喧鬧的教室漸漸恢複了平靜。“各小組長彙報一下作業完成情況。”小組長紛紛舉手彙報,但回答卻如出一轍:“老師,我們小組同學全部完成作業。”咦,今天是怎麼了,莫不是太陽從西麵出來了?想想從開學到現在,無論留多少作業,總有個別寫不完的、忘帶的、不知丟哪裏去了找不著的,可今天的作業為什麼完成得這麼好呢?噢,我忽然想起來了,原來昨天我利用家校e聯給每一位家長發了一條手機短信,內容是希望家長協助檢查一下家庭作業,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形成等。怪不得呢,看來這一招還真靈!
初次嚐到了甜頭,我深刻認識到了與家長及時溝通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溝通,其實真的可以建立起一座家校聯手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橋梁!
換位思考一下,其實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都希望能夠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各方麵情況,並及時教育,及時補救,但有時又不好意思給老師打電話詢問孩子情況。白天打吧,怕影響老師繁忙的工作;晚上打吧,怕影響老師正常的休息。而老師又該怎樣與家長溝通?叫家長來校嗎?於情於理於心不忍;打電話吧,如果沒有極特殊的情況,一個電話打過去,影響了家長正常的工作不說,家長還以為有什麼大事,心慌不已,而實際上隻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給特殊學生打吧,今天給這個學生打電話,那個學生又不好了;給那個學生打電話,這個學生老毛病又重犯了,真是無休無止、綿延不絕!全班三四十名學生,老師需要打多少電話才能全部溝通完啊!
我曾為此感到深深的苦惱和疑惑,與家長溝通的不暢會使我們之間產生很多誤會,不利於孩子的教育和發展,既然這樣,何不另辟蹊徑呢?於是,我根據家長的具體情況,有郵箱的就把孩子在校各方麵的表現情況發到他們的郵箱裏,有QQ號的,就與他們進行網上交談,告知孩子的表現,共同探討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我還經常利用手機或家校e聯給家長發短信進行溝通。家校的有效溝通傳遞了老師對學生的關心、鼓勵和愛護,使家長清楚孩子在校的表現,為孩子的進步而欣喜,為孩子的不足而擔憂,使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這樣,溝通的渠道拓寬了,溝通的範圍更廣了,教育的效果明顯了,真正達到了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