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1)(2 / 3)

這些隻是最為普通的場麵、片斷,正是這些細節,影響著學生的行為習慣、興趣、情感,體現出學校的辦學理念、人才觀念,進而決定了學生培養和發展的方向。

彰顯個性的環境布置

美國是一個崇尚自由、張揚個性的國家,這點在美國中小學校的教室布置中也可見一斑。美國的中小學一般都不大,但教室文化色彩紛呈,繁雜多樣。美國中小學的教室設計也是五花八門,不拘一格。教室的牆壁上,除張貼有一學期的作息時間和校訓校規外,絕大部分都是學生的“作品”。美國中小學教室的特點之一是四壁張貼著各種各樣的海報、圖片和資料等,還有學生美術作品、作文、自勉的警句、剪紙、手工作品等。教室裏還設有一些櫥櫃,放滿了小玩具、學習工具、圖書等,甚至連天花板也被利用起來。最醒目的要算學生們自己的繪畫作品,雖稚氣未退,但卻具卡通效果。

有的還開辟“本周之星”專欄,收集了記錄著孩子們豐富的課餘和家庭生活的照片:或得意洋洋地在野外抓魚,或與家人在溫馨的氣氛中聊天,或俏皮地和小夥伴們一起嬉戲玩耍。教室裏擺有書櫥、地球儀、畫板、畫筆、國際象棋……學生們走進裏麵,就如同來到了一個自己喜歡的活動場所,一點也不感到緊張拘束。

教室中的那些“亂”貼“亂”掛的圖畫、文字等大都是有主題的,以環保、愛國、創意宣傳等為多。教室中的張貼擺設不僅表現出學生們的個性,而且還是學習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有效情境,較好地引導學生培養個性意識、想像能力。

美國中小學校內的走廊是師生活動的必經通道。自然,走廊兩邊牆壁就成了很有效、又實用的宣傳欄;更有趣的是在學校的走廊上還可以看到某學生自己與家人一起野外交遊與朋友在一起遊戲時的照片。從照片中看到洋溢著愉快和溫馨,展示了學生生活的豐富多彩。盡管張貼並非整齊和統一,但營造的氣氛很好,宣傳效果也不錯。

讀高中的學生都是分專業教室流動上課,因此沒有班的概念。專業教室的布置突出了所學課程的特色,像在史地教室的牆壁上麵,掛著的各種地圖、曆史年表、研究專題和最新發現等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教室裏桌椅的位置和朝向也無定規,老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喜好,以自己走到教室的哪一個角落學生都能看見為原則來設計。課堂的排列各不相同,有大小馬蹄形、三角形、菱形等。例如,有的把桌椅擺成朝著同一方向的半圓形狀,有的組成幾個小圓圈,有的分成相對而坐的兩個大組,還有的則幹脆讓三個組的桌椅分別朝前麵、朝左邊、朝右邊。整個教室顯得紛繁、無序、雜亂無率。

美國中小學的教室一般都沒有窗戶,每間教室有一或兩扇門供進出,室內主要靠燈光和空調來調節光線和氣溫。又由於學生較少,室內的空間相對較大,於是教室四壁的作用都發揮得淋漓盡致,成了學生表現自我和有效學習的場所。

走進教室,能看到所有的牆壁都貼滿了五顏六色的圖片、各式各類的表格、知識性的卡片、遊戲性卡片、地圖等。甚至天花板也不閑著,或垂掛著各種圖片,或垂掛著各種卡通動物、植物模型等。在Abiding Savior Lutheran School的一間教室,一麵牆中設置了一個“本周之星(Star of the week)”,但這並不是評比所謂“好學生”的專欄。上麵貼滿了學生的生活照片:有與家人一起在野外抓魚的喜悅,有與朋友在一起遊戲的俏皮,照片中洋溢著愉快和溫情,展示了學生生活的豐富多彩。在Culverdale Elementary School的一間教室,有一個欄目是學生的“自我介紹”,每個學生用文字、照片、圖片相結合的方式介紹自己。總之,幾乎沒有一間教室的擺設是一模一樣的,學生和參觀者都不用擔心會走錯教室。

教室中的張貼擺設不僅表現出學生們的個性,而且還是學習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有效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