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2)(2 / 3)

第一,研究顯示低年級階段班級規模較小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當班級學生人數降至十五至二十人時,對學生的學習有顯著正麵的影響。

第二,倘若學生人數由每班超過二十人大幅降低至二十人以下,相對地,學生的成績由五十分提升到六十分以上,對於社會經濟地位低及少數族裔的學生來說影響更大。

第三,學生、老師及父母均指出班級規模縮小對於課堂教學活動的品質有正麵的影響。研究顯示,此項措施不但確保每一個孩子獲得更多的關注,而且亦可改善課堂管理。提高學生成績,並在關鍵性的低年級階段幫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研究者還發現小班化的個別教學主要具有三個優勢:

(1)課堂問題行為的減少使有效教學時間相應增加;

(2)由於學生的減少,教師對每個學生的獨特學習風格和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3)小班化教育使教師從繁重的紀律管理、作業批改和對學生個別需求了解不夠的沮喪中解脫出來,教學士氣提高。

為何班級規模縮小對教師教學方式影響不大,一些研究指出可能的影響因素是教師缺乏有關教學策略的能力,還有可能是小班使得教師認為在較少改變教學策略的情況下,隻靠教學時間與內容的重新分配,就能提升學生成績,使得教師隻用較少的誘因去改變教學策略。有學者認為,不論班級大小,教師仍要負擔相同分量的數學及語文課程,仍要投入相同的時間在每一項主要的課程內容,由於課程內容及課程進度未變,教師在教導課程內容時仍需投入相同的班級教學時間,因此教師不會因為班級規模大小而轉變教學策略。

在進行小班教學時,教師必須應該改變在大班采用的傳統教學策略。要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教師必須采取許多措施,包括個別化教學、學生的直接經驗、異質性分組、同伴互動、課程變革等。因此,學校必須提供教師若幹幫助,諸如工作研討、專家指導、在職進修、課程發展及教學方法的創新等。小班教學如果隻是降低教師的工作負擔,它將是一項代價很高的計劃,甚至毫無成效可言。因為小班教學的成就不是問題的核心,問題在於教師采用的方法。如果在小班教學中,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大班教學法,則班級大小對於學習並無顯著影響,小班教學就失去意義。如果教師缺乏有關不同教學策略的能力,而且在大部分的課程中都依靠相同的教學模式,而且不論在縮小班級規模之前或之後,教師大部分都直接給予學生課程介紹及教學指導,而不是提供相互討論、驗證或其他活動。這樣的話,進行小班教學就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了。

麵對小班教師並不一定會轉變其教學理念及教學策略的問題,必須通過有效的教師專業訓練,提升教師小班教學的信念與能力,以發揮小班教學的優勢。進一步調整小班教學的行為,要求在小班教學的教師必須掌握比大班教師更加深厚的知識與技能;將相關教師的評價與教學聯係起來,讓評價指導教學計劃,對學生學習需求與標準負責;加強教師團隊與教學的合作,共同提高教學的效果;修正大學對教師師資培訓的策略,使之與小班化教育改革相銜接,讓高水平的指導教師幫助所在學區或學校的教師,一起推進教學的進步。創造固定的為教師與管理者接受專業發展的機會和機製,讓他們走出去,開闊視野,便於以後更好地服務小班教學。

新型的“小型學校”

小班化教育改革是近年來美國所實施的最熱門的教育改革措施之一,小班化改革必然帶來學校規模的縮小。與此同時,對小型學校的研究也在進行。許多研究證明,規模較大學校的學生,由於缺乏與同學及教師之間的互動機會,較容易有壓力感、侵略感、退縮感等反群性的發展;相反的,小型學校學生的學習情境、學習參與程度、學習滿意程度較大型學校好。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小型學校的積極影響也在增大。教育者、政策製定者以及學生家長正越來越多地看到小型學校對於提高學生成績、改善人際關係、為所有學生增加平等的機會以及實施學校改革有利。雖然並非所有小型學校都是最好的,一些大型學校也是很優秀的,但總的說來,較小的學校顯示出較好的效果,而且小型學校更易於實施改革,雖然不能保證一定成功,但它使一個學校成功的機會增加了許多。美國芝加哥、紐約、費城和洛杉磯區是幾個探索小型學校的城市。紐約曾發布了一篇報道指出,當考慮到那些顯現出來的效果時,小型學校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芝加哥關於小型學校成果的首次研究說,小型學校總體上造成了一種差別,而且對教與學都產生了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