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貼近生活的課程設置(3)(1 / 3)

美國各州都有自己的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州課程標準是根據國家課程標準和州法律和有關文件製定的。學區課程標準是根據州和學區情況製定的,一個學區內各校的課程開設也不一樣。在美國,教材是開放的。各州、各學區,甚至學校同科、同年級教師之間選用的教材也不一樣(由州長確認的董事會製定教學指南和升學要求。他們推薦幾家課本發行公司,學校老師從中選擇教材)。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任課教師對教材的選擇有很大的發言權。基本上,任課教師可以選用所任課教程的教材,並自行處理教材的教學方式方法。主要課程有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健康和體育、音樂、美術、家政、信息技術等。每個年級都有部分選修學科。如聖地亞哥普萊士中學,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比例是初中6∶2,高中是5∶3,特別是高中,選修的門類特別廣,既有升學傾向的課程,如SAT,Avid(主要是語文詞彙與基礎數學);也有培養興趣愛好和能力的課程,如:攝影、新聞、戲劇、英語、演講、生活技能、西班牙語等。又如拉哈亞私立學校高中部共有70門課供學生選擇。該校校長說:課程開發是長期的持續不斷的工作,每當老師們發現有好的領域或最新熱點時,他們就研究、開發。他們在尋求一種有效的課程——這就是能聯係生命及生活的,並能與現代科學發展和生活保持同步的課程。特別是在高中,除了國家規定的課程外,他們經常增加一些上大學需要的課程。注意高中課程與大學課程的銜接。美國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始終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充分考慮課程標準對學生發展的適應性。也充分考慮課程標準對不斷變化發展的現代社會的適應性。

美國教育非常注重對學生生活技能的培養,開設各種學習技能課。美國教師授課非常靈活,他們要求學生掌握知識,不在於有多深,而在於有多廣。美國教育鼓勵學生靠大量閱讀而不是靠死記硬背來積累知識。美國教育是把廣泛縱橫的知識給予你,使它成為記憶中的一個符號,若需要高深的知識,可到圖書館或者專業化時再去探討。

羅哈亞全日製中學4年級項目設計

Bial女士擔任4年級一個班的語文、數學、社會學科的教學。為了使學生了解傳教士在行使使命時所做的工作,教師要求學生寫一份報告。整個報告兩個月時間完成。在寫報告前,教師給學生人手一份報告研究內容(Mission Report Rescarch Packet),封麵是學生自己的保證內容和簽字。第二頁是對報告的要求。如:彩色封麵、標題要求、內容要求,要求寫以下內容:1.傳教士的發現;2.傳教士的建設;3.印第安人傳教士;4.傳教士的生活;5.今日的傳教士;6.有關傳教士的故事;7.參考文獻。在後麵提供了27個參考網站,一篇報告範文和許多參考書籍。

就每一個內容老師設計了幾個到十幾個問題,以便學生思考和參考。老師將評分指標備注在後麵,要求學生自己先評分,然後老師評分。評分分為5個檔次。學生通過項目設計,掌握了寫作的全過程。學生所編排的報告,從封麵設計到內容(包括裏麵的插圖),長達30頁。美國教師在課堂上沒有對學生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而是想方設法把學生的眼光引向校外那個無邊無際的海洋,他們讓學生知道生活的一切空間和時間都是他們學習的課堂;老師不讓學生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卻煞費苦心地告訴學生怎樣去思考問題,教給學生麵對陌生領域尋找答案的方法。

在美國,從幼兒園開始,就有演說練習課。小學和初中都有演講練習課。在高中,《基礎演講》課是高中生的必修課,共0.5個學分。教師訓練學生演講技巧由簡到繁,大致順序為:敘述文——采訪——說明文——論文;如:電視廣告、不明飛行物、寵物等。學生在選擇電視廣告作演講題時,同學們演講了對男人的廣告、婦女的廣告和小孩的廣告的設計及其人選的規定。時間由3分鍾到15分鍾。學生由膽怯到自信,演講水平逐步提高。學生們為了寫好一篇演講稿,投入大量時間。他們從網絡上尋找信息,自己對著鏡子練習,看自己的姿態和麵部表情。每一個同學演講完後,老師都要其他學生評議,評議學生的麵部表情、語氣、語言結構、措辭等。評議該同學哪些方麵講得好,哪些方麵有待提高。由於有老師的評分和同學的反饋,演講進步的效果一次比一次明顯。學生特別喜歡上演講課。演講是培養學生思維、機智、激情、智慧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