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主張多元文化並存的國家。不同的學生,其父母的文化傳統、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有著巨大的差異,而與家長的溝通又是教育工作者的必經之路,因此如何有效地溝通有著不同背景的家長,積極發揮他們在教育活動中的作用,是新教師必然麵對的重大問題。以下是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1.確保你與家長聯係的任何書麵材料必須語意明確,規範而專業。
2.所有分發給家長的文字材料必須做備份,歸入自己設計的檔案記錄袋。
3.注意通知、準假條、學校活動說明等文字格式的規範性,可采用簡潔明了的複製表格。
4.文字書寫避免語法拚寫錯誤。
5.注意“通知”上日期、時間、地點的準確無誤。
6.避免文字材料的不規範用語,如某些流行“俚語”、“暗語”之類,以及某些過分專業化的用語。
7.打印或規範書寫給家長的信。
8.溝通前考慮一定的時間提前量,以便家長有充分的時間行動並提供反饋。
9.請帶教老師校正、修改你的書麵溝通材料。
10.給校領導書麵材料的複件。
11.確立家長反饋製,確定反饋的具體內容和最後時限。
12.養成記溝通日誌的習慣。與家長的每一次溝通,包括會麵、電話等,必須把要點記載下來,這一溝通日誌對於把握下列情況尤為重要:你對家長建議的反饋;家長幫助學生的設想;學生的紀律問題及你的看法;安全風險及你的建議;有關教學材料基金的使用問題;對課程調整的要求;損害公物及暴力行為的處置;學生與學校管理者的矛盾及你的態度;對學生的觀察與評價;學生吸毒、酗酒症狀及你的措施;家長的虐童及放任傾向和你的態度,等等。
六、成功舉行家長會的十五項建議
1.父母二人都須邀請。事先搞清學生家庭的組成,是完整的,單親的,監護性的還是領養的,絕不妄加猜測,以免出現尷尬。
2.盡早主動與家長溝通。學期開始即以電話、信函與家長聯係,簡要陳述課程和期望,以及家長聯絡你的方式。
3.家長會要有充足的時間。因為你要與每位家長個別溝通,同時你也須一定的喘息時間。
4.會前作充分準備。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能力、技能、成就、特長、心理要了若指掌,能回答家長的具體疑問。
5.展示學生的相關資料。每次家長會要整理並展示出學生最近的發展狀況,如作業本、測驗卷、獎狀等。
6.讓家長感到賓至如歸。開會前你須站在校門口迎候家長,以正確的名字向他們致意,這樣家長就會很放鬆,與你也會有較好的配合。
7.會場設置要和諧平等。不要站在講台上居高臨下與家長說話,最好圍圈而坐,可以平等交流。
8.以正麵評價開始會議。會議在開始階段避免負麵話語,盡量讚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9.你的評價要具體。避免用“好”、“壞”等詞作抽象籠統的評說,談到問題時要舉例,建議要具體可操作,以便家長配合執行。
10.避免過於專業化的教育用語。家長會的話須明白易懂。
11.征求並傾聽家長的意見。讓家長在會上感到你的征詢是誠懇的,你渴望求得他們的幫助,即便有的家長言辭犀利,態度敵視,你也不要在意。
12.注重學生的潛力。父母易於偏袒自己的孩子,在家長會上你不能緊盯他們的缺點不放,或給予過分的批評,這樣會引起家長的不滿。
13.運用積極的體態語。與家長對話時要保持微笑、點頭、眼接觸和一定的手勢,讓他們明白你始終在關注著。
14.會議結束時要作小結。家長會結束前你須對討論狀況和下一步的做法進行簡要的歸納,這樣家長就會明了以後行動的方向。
15.做好家長會記錄。家長意見和建議的要點,今後欲改進的計劃,這些都應記錄歸檔。
七、邀請來賓演講的六項提示
邀請來訪者作相關演講,這是許多新教師常做的事,也是他們教學安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如何使這類講座有機地融入你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切實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則是許多新教師難以把握的事。這裏是你必須在來賓演講前向其提及的六個建議。
1.配備教學道具。來賓演講一般比較忽略教具演示,而兒童更傾向於從實物、照片、錄像中獲得認知。當前以直觀生動的PPT演示配合演講,將是有效的方法。
2.演講中穿插提問。為使講課取得及時反饋,演講者要經常穿插各類提問,諸如“有誰見過……”,“你們去過……地方”等等。
3.以多種形式使學生參與。對低年級兒童更要輔助各類形式的活動,如遊戲,戲劇表演等,他們從實踐活動中能吸收得更快。
4.使學生感到愉悅。講演要設計得跌宕起伏,有意外、驚奇、高潮、引人思索,始終吸引兒童的注意力。
5.牢記兒童看問題有不同的視角。也許學生會問一些感興趣的私人或離題的問題,你要理解,絕不能不予理睬,甚或冷言譏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