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3)(3 / 3)

與許多競技項目相比,高考這種競技方式過於單一。如果高考能向其他競技項目學學,以多樣化的方式出現的話,高考這出戲會演得更好,更受民眾的信任。就拿藝術生、特長生的招生考試來說吧。眾所周知,目前許多考生和家長都把目光瞄向了藝術類,其原因是藝術生的錄取分數低,考生考試的“靈活性”大,暗箱操作的機會多。套用相聲裏的對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最恰當不過了。一句話,能不能考上全是考官定,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某個學院的院長或係主任一個人說了算(一般說來,這些人都是主考官)。也正因為這種考試的不合理之處太多,前幾年關於藝術考生實行統考的呼聲很高。但不知何因終究沒能實行。實際上,有些考試可以先走入全國統考的行列,比如美術類專業考試,各個高校的考試大同小異,實行全國統考完全可以。

總之,一句話,既然高考作為一種競技方式存在著,那就別太簡單了,至少別簡單得讓人一輩子噩夢不醒。現代化的頭腦、現代化的設備、現代化的辦法有的是,就看咱想不想用,敢不敢用,能不能快點兒用。

高考製度改革應是自我完善,而不是全盤否定;應是更趨科學合理,有助社會的公正公平競爭,而不能隻是簡單取消。把我國全民素質的提高當作終極目的,這可能是高考製度改革的正道。

在改革中把高考進行到底

劉伏初

平心而論,現行的高考製度有其合理性、科學性和可行性。在當今條件下,特別是在每年有幾百萬考生的泱泱大國,雖然每年的招生人數在不斷增加,比例在不斷擴大,與上世紀80年代初我們參加高考時的不可同日而語,促畢竟受招生人數的限製,還有很大一部分考生被排除在大學門外。特別是知識經濟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種競爭日趨激烈,高考也概莫能外。我認為,對於現行的高考製度切不可因噎廢食,不是一出現問題就根本否定這一選拔人才的基本形式,而是要以積極的態度、改革的精神去尋找對策,不斷完善高考製度。

改革的基本思路我看可以如此定位:認真總結三十年來的高考經驗和借鑒國外經驗,循序漸進改革現有教育和考試模式,注重學生個性的自由發揮和自我張揚,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有序培養和充分激勵,注重考試內容的科學布局和合理配置,注重對考生評估係統的建設,把考査學生知識的掌握和綜合能力的提升結合起來,把學生的一貫表現和高考成績結合起來;建立以國家統一考試錄取為主與多元化考試和多樣化選拔錄取相結合,高校更加自主自律,政府宏觀指導,社會有效監督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高校招生考試製度;建立公正公平、科學合理的考試評估機製,使高考在不斷改善中沿著健康正常的軌道前進。

從這一基本思路出發,我們認為當前的高考應在以下幾個方麵作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