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新世紀應用語言學的幾個問題(1 / 1)

今年是21世紀的第一年,也是第三千紀的第一年,是人類曆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世界上各國政府和人民都在考慮這一個世紀的行動計劃。我們中國語言文字研究者何獨不然!

最近若幹年來,我因為忙於其他研究工作,很少考慮中國語言文字的研究,對情況不甚了了。幸蒙陸儉明教授給我提供了一些資料,使我茅塞頓開,才鬥膽提出下麵的幾點看法。

首先談一點原則性的意見。全世界語言文字發展演化的曆史都證明了一個事實:語言文字變化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由於一時的需要,由政府出麵以法令的形式規範語言文字,是有必要的,也是能奏效的。但是,如果想以此來禁錮語言文字的變化與發展則是不可能的。

在這一個新世紀內,語言學,特別是應用語言學,要研究的問題實甚繁多。我現在從中選出我有興趣的幾項,談一點自己的想法。

有人說,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後是知識經濟,這種經濟已經露出了端倪,必將大盛於21世紀。與知識經濟有密切聯係的是信息科學,其中包括中文信息處理。在這一方麵我們已經做出了不少的成績,但是離信息科學發展的需要還有相當大的距離。現代語言研究的滯後,已嚴重影響著信息工程科學的發展。我們中國語言學界必須認清這個形勢,努力工作,奮發圖強,以便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其次,我想談一談對外漢語教學的問題。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經濟發展的飛速前進,外國人學習漢語的積極性也日益提高。但是我國語言學界在這方麵的研究和所采取的實際措施,遠遠不能令人滿意。在這裏,我們也必須努力工作,奮發圖強,以便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再次,我想談一點對漢語詞典編纂的看法。享譽書林的《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等詞典,一再重印,給人們學習漢語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新詞兒不斷出現。一部想跟上時代要求的詞典,必須隨時把約定俗成、為人民普遍接受的新詞兒補充到詞典裏去,每一次再版,麵目必須有所改變,絕不能以不變應萬變。

最後,我還想提出一個似與本題無關而實有關的建議:要進行認真的漢語與同一語係語言的比較研究,從而真正摸索出漢語的特點。再走《馬氏文通》的路子,已經不合時宜了。

1999年10月2日

——用的是2000年的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