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外國節日(2)(1 / 3)

坦桑尼亞新年前夕,沿海的斯瓦希裏族人家家戶戶要用木炭爆玉米花撒在屋內各個角落,以示驅散妖魔,祈求幸福。他們還習慣用碗盤盛著玉米和菜豆飯放在門前,供串親戚的過路人隨便食用。元旦那天,人們聞雞即起,姑娘們身穿節日彩裙,走家串戶演唱民歌。早飯後,男女老少伴著鼓樂,成群結隊地到海灘去洗澡,以此表示洗滌汙濁,以新的麵貌進入新的一年。

尼日利亞除夕夜晚,在農村的一些部落裏,人們點燃火把迎接新年。小夥子和姑娘們都到小河裏洗澡戲水,談情說愛,直到清晨。新年這天,大家可以盡情歡樂,不受部落戒律的約束。

埃塞俄比亞每年的9月11日或12日是埃塞俄比亞人的新年。這正是雨季即將結束,收獲就要開始的季節。在農村,那些天裏,男男女女都穿著用手工織成的柔軟白布做成的民族服裝,挨門逐戶,互相祝賀,迎接這一年一度的收獲季節。

喀麥隆除夕夜晚,人們通宵不眠。第二天一大早,各家把屋裏的垃圾清除掉,然後吃上一頓美餐,表示進入了新的一年。

加納新年時,人們用棕櫚葉建成各式各樣的房子。房子裏放上節日宴桌,桌上擺著傳統的新年美味--燒公雞。全家人圍坐桌旁共進美餐。那些相互有意見的人,都借此機會和解。

索馬裏八月是索馬裏的農曆新年,是第一個雨季的第一個月。為了喜慶豐收,迎接雨水充沛的一年,人們都要盡情地歡樂一番。節日期間,人們穿著絢麗多采的民族服裝,圍著熊熊的篝火載歌載舞。天真活潑的孩子們排著長隊,一個個地跳篝火。不分男女,每滿1歲跳一次,滿幾歲就要跳幾次。1至3歲的嬰幼兒由母親抱著跳。隻有跳滿次數,才算燒掉了一年中的黴氣,迎來了吉祥的一年。滿了15歲的就算大人了,不再參加跳篝火,而是作為大人從旁呐喊助興。

肯尼亞肯尼亞人習慣在水中過節。他們或在河流及湖泊中遊泳,或在印度洋內駕船載歌載舞地遊海。

南非新年與收獲節是一個概念。族長在族民們歡快的歌舞聲中,把一個熟透的南瓜摔到地下,表示新年開始。

馬達加斯加在新年前的一周裏,馬達加斯加的男女老少都不準吃肉,直到除夕晚上,才可以吃些禽類肉食。元旦這一天,夫婦都要向雙方家長贈送表示敬意的雞尾,而向兄弟姐妹和好友則贈送象征關心和友誼的雞腿。

波蘭一些農村地區流行著一種婦女趕鬼驅邪的傳統習俗。除夕夜吃過年飯後,婦女們人手一根特製的趕鬼棒,由年長的婦女帶頭齊集廣場,然後分成若幹小組,每組都有一人帶領,挨家挨戶地到牆院、居室去亂搗一番。她們認為,這樣便可國泰民安。

匈牙利人們除夕忌食飛禽和魚類,唯恐吃了這些食物,幸福就會象飛禽那樣飛走,象魚兒那樣溜掉。吃完年夜飯,許多年輕人都穿上節日盛裝湧向熱鬧喧嘩的街頭。

有趣的是,他們差不多每人都拿著一個喇叭。那喇叭約二尺長,是紙做的,能吹出各種美妙的音調,喇叭可以自己做,可以買,也可以從別人手中搶,在除夕夜,這種“搶劫”是既不失禮更不犯法的。元旦這天,好友之間經常贈送這樣兩件禮物:一是一塊鍍金的鎳幣,鎳幣的一麵是飄然起舞的女天使,一麵是“祝您新年幸福”的賀詞;另一禮物是一個瓶狀玻璃器皿,內畫一頭身穿紅馬夾的站立著的小肥豬,咬著奶頭,舉起右蹄向你致意,上麵同樣寫有“祝您新年幸福”的字樣。莫哈奇市的春節,在每年二月春耕前夕舉行。節日裏,男女青年身著鮮豔的民族服裝。許多人身披白色羊皮襖,肩背裝有麥種的布袋,頭戴羊首牛麵假麵具,手搖發聲的竹筒,在廣場或街上載歌載舞。慶祝活動持續到下午五時,然後在廣場上點燃禾草,熊熊烈焰騰空而起。莫哈奇人就這樣送別了舊的一年。

西德至今仍有不少地方保留著這樣一種古老風俗:除夕之夜,男子們聚集在一起,喝酒、打牌直至午夜。快到十二點時,大家跳到桌椅上。元旦鍾聲一響,一個個往下跳,說是“跳進”新年,緊接著扔掉棍子,以示辭舊歲。有些地方還有傳統的象征著“步步高升”的爬樹比賽。賽場中設有幾株高達數丈砍去枝葉的禿樹,元旦的清晨,小夥子們一個個奮勇爭先,誰都想第一個爬上樹頂,以獲得光榮無比的“新年英雄”的稱號、獎品和新的一年裏的好運氣。

聯邦德國過新年時舉行傳統的爬樹比賽。賽場中設有十幾株高達數丈的禿樹,小夥子們奮勇爭先,誰獲勝誰就是“新年英雄”,並發給他獎品。新年那天還組織樂隊,通街遊行演奏,歡慶新的一年到來。除此之外,許多地區用鞭擊聲、爆竹和化裝假麵人等驅趕凶惡的鬼神,不讓它們進入新年。各地人們互贈吉祥之物,以祝願來年交好運,有人把一片除夕鯉魚魚鱗放在錢包裏,以使自己及其家庭財源茂盛。試圖用這些祝福方式展望未來12個月並保佑他們來年幸福。

瑞士和加拿大人一樣,瑞士人也視雪為吉祥之物。過年時,他們都要從屋外取些白雪,化成水,灑在地上壓塵,然後進行清掃。他們還成群結隊到冰天雪地去遊玩,以沐浴去舊,忘卻人間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