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明治天皇(1)(1 / 3)

他是日本第一位真正掌握實權的天皇;

他是日本第一位終身隻有一個年號的天皇;

他被稱為“日本驕子”“強國之君”;

他就是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代天皇——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簡介

明治天皇(1852-1912年)即日本天皇睦仁。江戶幕府末期和明治維新時的日本天皇。1860年被立為皇太子,1867年1月即位。同年10月下達討幕密詔,依靠維新倒幕派,推翻了江戶德川幕府的統治。12月頒布《王政複古大號令》,1868年3月發布《五條誓文》,4月迫使江戶幕府投降。7月改江戶為東京。8月在京都舉行即位大禮,9月改元明治,建立一世一元製。1869年批準奉還版籍,遷都東京。1871年實行廢藩置縣,取消將軍領地。1872年廢除禁止土地買賣的法令,承認土地私有製和買賣自由。1873年改革地稅,實行征兵製。1881年發布《軍人敕諭》。1885年采取內閣製,1889年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確立近代天皇製。1890年召開帝國議會。這些措施被視為明治維新的重要內容。通過這些改革,日本開始實現富國強兵,同時也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明治天皇在位期間,日本發動的規模較大的戰爭有: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1904-1905年日俄戰爭。兩次戰爭均以日本取勝告終,促使日本的擴張野心膨脹,走上軍事封建帝國主義道路。

明治天皇在位的45年,正是日本走向近代化的時期,也是日本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時期,在日本發展史上是一個重要轉折點。

一、動蕩歲月

1.小皇子降生

嘉永五年九月二十二日(1852年11月3日),第一百二十一代孝明天皇家誕生了一個男性嬰兒,他是孝明天皇的第二皇子。母親是英照皇太後。但真正的生母是權大納言中山忠能的女兒,名中山慶子,又名典侍慶子。

按照日本宮廷的規定,女人不能在宮廷分娩,睦仁是在外公中山家出生的。因中山家地麵狹窄,在想借府邸北麵八條殿町的民家之間的一塊空地來蓋房的請示沒有通過關白鷹司政通的批準之後,中山忠能隻能以修建產房的名義,提出向宮廷借貸二百兩銀子。上麵還是打了對折,給了一百兩,忠能隻好另想辦法,籌措其餘的一百兩,總算把產房蓋起來了。五歲之前的睦仁除偶爾進宮外,一直住在外公家。

皇子出生的第七天,要舉行命名儀式。天皇在對從中國古代典籍中精心挑出幾個候選名字進行仔細考慮後,給這個新生的皇子取名“祐宮”,這個名字曾經是孝明天皇的祖父光格天皇的幼名,光格天皇曾被尊稱為“聖天子”。從孝明天皇給皇子的取名可以看出,他對這個小皇子是抱以多大的期望。命名完畢,還有所謂“浴湯儀式”。這是一場象征性的沐浴。一群宮女把一個檜木製成的浴盆抬到小皇子床前,由最著名的學者隔簾祝福。學者身穿古色古香的禮服,頭戴和式道冠,高聲朗誦經典辭句,祝未來的天皇健康成長。

第三十天滿月,皇子第一次進宮與父親見麵。天皇和眾女官送給小皇子很多偶人玩具。皇子也向天皇敬獻了禮品。皇子在宮中滯留了7天,然後回到中山邸宅。在這以後,一直住在外公忠能和外婆綱子的身邊長大。

祐宮完全由外婆綱子一人照料。快滿周歲的時候,天皇想見見兒子。祐宮在生母中山慶子陪同之下,坐著板轎進宮了。當日傍晚,祐宮回到了中山邸宅。在這之後,隔三差五被帶進宮去。

所謂的板轎,是用白楂木材做的簡便小轎。轎頂和兩廂用木板圍著,前後垂著簾子,這種板轎其實很窄,人要縮著身子蜷在裏麵,說是坐轎,倒不如走著舒服。隨著年紀漸漸長大,小皇子變得不那麼聽人擺布了。有一次從宮中回來,他不肯再坐板轎。

從此,每逢進宮,外婆就讓奶媽背著他,大家一道走路。市民聽說小皇子要從街上走過,京都的人都聚集在沿途瞧熱鬧。這一來弄得滿街鬧鬧哄哄罵罵咧咧,祐宮感到很不舒服,隨從的人也受不了。好在路程不太遠,從中山邸宅到大內後邊的門洞,屆時采取措施禁止行人通過。道路的兩側拉上帷幕,走起來就方便順利了。

不知道為什麼日本天皇家族曆來短命的人居多。孝明天皇兄弟6人其餘的5人都夭折了,隻有孝明天皇繼承皇位。祐宮也一樣,也曾有兄妹5人,但都相繼夭折,隻剩下祐宮一人長大成人,理所當然地成為王位的唯一繼承人。也正因如此,孝明天皇把所有的父愛都放在了祜宮一人身上,視他為掌上明珠。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皇子越發招人喜歡了。天皇對他的眷戀越來越深,時不時召進宮去住宿。每當這時,外公、外婆也跟著一道住在宮裏。

安政三年五月,小皇子進宮,一開始隻打算玩幾天。可是進去後一住整整30天,直到7月5日才回到中山邸宅。回來的次日,才得知孝明天皇的生母逝世了。

9月22日,小皇子迎來了4周歲生日。按照古禮,由天皇賞賜祝饌以及海鰻、甜鯛、鮮鯛、山藥、百合等物。祐宮則獻上“小戴”(祝賀糕點)、鮮魚、酒壺。當然,有關各宮、諸卿、事務、醫官以及家臣們都互有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