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回答說:“可以前進不可以後退,是車兵的死地;經曆險阻,長途追擊敵人,這是車兵的竭地;前麵平坦,後麵險要,這是車兵的困地;陷於危險而無法出來,是車兵的絕地;靠近沼澤的泥濘地帶並有黑土黏泥,是車兵的勞地;左麵險阻右麵平坦,前麵山勢陡峭,這是車兵的逆地;草木遍地,還要經過深水,這是車兵的拂地;地勢平坦,但戰車太少,而與步兵配合不當,這是車兵的敗地;後有溝渠,左有深水,右有高坡,這是兵車的壞地;晝夜大雨,連日不停,道路陷塌,前不能進,後不能退,這是車兵的陷地。以上10種就是車兵的死地。愚蠢的將領不了解這10種死地往往被擒,明智的將帥則由於了解這10種死地而能夠避開它。”
武王又問:“什麼是8種勝地呢?”
太公回答說:“敵軍前後布陣尚未穩定就攻擊它;敵人旌旗紊亂,人馬騷動頻繁,就乘機攻擊它;敵人士卒有的向前,有的退後,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就尋隙打擊它;敵人陣地不堅固,士兵前後相觀望,就乘勢打擊它;敵人前進猶豫,後退害怕,就乘機打擊它;敵人軍隊驚惶失措,匆忙出戰,就乘機攻擊它;與敵戰於平曠地帶,日已黃昏,未分勝負,就乘勢攻擊它;敵人長途行軍,天黑才安營紮寨,三軍驚恐懼怕,就乘機攻擊它。以上8種情況是對車兵作戰有利的勝地。將帥明白了10種不利和8種有利的情況,敵人即使由四麵向我圍攻,我軍也可以千乘萬騎,縱橫馳騁,每戰必勝。”
武王說:“太好了!”
【心得】
每一兵種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要想打敗敵人,而不被敵人打敗,就必須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要看清自己的短處,揚長避短。比如車兵,太公就指出了它的10種“死地”和8種“勝地”,一個英明的將帥明白了10種“死地”和8種“勝地”,也就是兵車的10種短處和8種長處,才能對付敵人各種強大的攻勢,做到“百戰必勝”。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優點和缺點。人們要辦好一件事情,克服種種困難,取得最終的勝利,同樣需要既看到自己的長處或優點,也看到自己的短處或缺點。發現了自身的短處或缺點,就要養成自我完善的習慣。自我完善源於不斷進取的願望;有了不斷進取的願望,求知若渴,常思上進,才能克服人生路途上的種種困難,達到最後的成功。而自我完善的工具就掌握在你自己手裏,要不停地使用它們。如果斧子鈍了,砍伐時就需要使更大的力氣;如果機會少了,就需要花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艱辛。開始進展可能會很慢,但持之以恒應就能保證成功。“循序漸進”是進行思想修煉的法則,“有朝一日,你未變弱,就必將收獲”。但人的情況和車兵並不完全一樣。車兵的長處和短處幾乎是命定的,誰也不能更改,隻能利用或回避,而人的長處和短處,特別是優點和缺點,卻並非宿命的東西。人們在從事任何一種具體活動時,一方麵要盡量揚長避短,一方麵還可以彌補這些短處的不足,更可以改正自己的缺點,不斷進步,向完人的境界超越。
戰車的短處是由不利的地形造成的,它的揚長避短,在具體的戰鬥中實際上就擺脫了短處。人是一個自身的整體,他的揚長避短在任何時候都是相對的。比如一個政治家完全不懂經濟,一個經濟學家完全不懂政治,或一個畫家完全不懂音樂,一個音樂家完全不懂繪畫,他們都可以揚長避短,但他們永遠不可能擺脫其“短”的消極影響,其“揚長”也就難免會受到一定的局限。
所以,雖說“人無完人”,但完人畢竟是人生應該追求的一種理想。除了人,大千世界,林林總總,還有誰能夠不斷向完善邁進呢?
九戰騎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戰騎奈何?”
太公曰:“騎有‘十勝’、‘九敗’。”
武王曰:“十勝奈何?”
太公曰:“敵人始至,行陣未定,前後不屬,陷其前騎,擊其左右,敵人必走;敵人行陣,整齊堅固,士卒欲鬥,吾騎翼而勿去,或馳而往,或馳而來,其疾如風,其暴如雷,白晝而昏,數更旌旗,變易衣服,其軍可克;敵人行陣不固,士卒不鬥,薄其前後,獵其左右,翼其擊之,敵人必懼;敵人暮欲歸舍,三軍恐駭,翼其兩旁,疾擊其後,薄其壘口,無使得入,敵人必敗;敵人無險阻保固,深入長驅,絕其糧路,敵人必饑;地平而易,四麵見敵,車騎陷之,敵人必亂;敵人奔走,士卒散亂,或翼其兩旁,或掩其前後,其將可擒;敵人暮返,其兵甚眾,其行陣必亂,令我騎十而為隊,百而為屯,車五而為聚,十而為群,多設旌旗,雜以強弩,或擊其兩旁,或絕其前後,敵將可虜。此騎之‘十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