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圖國篇(3)(3 / 3)

能不能把敵人誘進薩拉米海峽,是贏得這場海戰的關鍵。特米斯托克列斯作了周密的部署。他把自己的艦隊全部集中在海峽內,海峽的兩個入口處也不設防。許多人擔心這樣做反而會被敵人封鎖在海灣裏,遭到殲滅,但摸透敵人心理的特米斯托克列斯卻認為,敵人驕傲輕敵,求戰心切,一定會被“請”進來。為了進一步迷惑敵人,使其就範,特米斯托克列斯還故意透露一份假情報給波斯國王薛西斯,上麵寫著:“等到夜幕將垂之際,希臘人便會沉不住氣,他們要趁天色昏黑而溜之大吉”。由於從其他渠道也都傳來了希臘人發生內訌,許多戰船正準備撤走的消息,因此薛西斯國王相信了這份情報,決心趁機將希臘艦隊一網打盡,聚而殲之。於是他命令自己的艦隊改變進攻目標,秘密駛向薩拉米海峽。

這天拂曉,黑色的夜幕還沒有散去,800艘波斯戰艦逼近了薩拉米海峽。認為勝券在握的薛西斯國王命令侍從把自己的黃金寶座搬到了可以俯瞰海灣的高坡上,他要親睹氣勢宏大的波斯艦隊一舉殲滅希臘海軍的壯觀場麵。然而,海峽的入口處橫著一個名叫達普西塔利亞的小島,這使得波斯大艦隊不得不分成兩隊繞過小島,排列整齊的隊形一下子被打亂了,兩段海峽中全部擠滿了軍艦,而由於每艘戰艦的體積都很龐大,還秘密地安裝了很長的木槳,使得船艦更加擁擠。這時,海麵上刮起了大風,巨浪湧來,戰艦上下顛簸,難以控製。趁此機會,隱蔽在夜色中的希臘戰艦全速衝殺出來,驚心動魄的海戰於是展開了。

希臘戰艦的體積小、行動靈活、進退自如,讓龐大的波斯戰艦束手無策,隻有勉強招架的份。在特米斯托克列斯的指揮下,希臘戰艦緊挨著波斯戰艦的一側駛去,將波斯戰艦的一麵船槳全部砍斷。當失去一麵船槳的波斯船艦在海上團團亂轉之際,希臘戰艦猛撲過來,用包裹著利銅的船頭將它們一艘艘撞翻。特米斯托克列斯還利用接舷戰來對付大型戰艦,勇敢的希臘士兵飛身跳上敵艦,在甲板上與敵人白刃格鬥,奮力廝殺。一時之間,狹窄的海峽中激蕩著驚天動地的喊殺聲。激戰中,波斯艦隊的前鋒抵擋不住希臘士兵的猛攻,紛紛掉轉船頭,打算撤出海峽。就在此時,薛西斯國王急令調集來的後援軍正順著風勢,鼓著圓圓的滿帆衝入了海峽,與正欲撤退的艦隊猛然相撞。不一會兒,希臘艦隊團團圍住波斯艦隊的主力艦。殘存的波斯軍艦東躲西閃,完全失去了戰鬥力。8小時後,惡戰結束了,希臘聯軍大獲全勝,他們擊沉約200艘的波斯軍艦,而自己僅損失了40艘。此時,坐在高坡上觀戰的薛西斯國王被大海戰的結果驚得目瞪口呆,原來的躊躇滿誌變成了沮喪絕望,因為這次遠征希臘的雄心壯誌已隨著今天的失敗付諸大海了,於是他命人抬著他的黃金寶座在殘陽中匆匆撤走了。

希臘名將特米斯托克列斯所率領的希臘軍能夠取得薩拉米大海戰的勝利,充分說明了戰爭指導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優劣勢和主被動權的轉換。特米斯托克列斯將自己正確的指揮藝術,建立在“暴必以詐服”的基礎上,認清了敵強我弱的形勢,並找到了以弱勝強的正確方法,就是設計誘敵,將敵引入對己有利的形勢中,使敵人的長處和優勢無法施展,而希臘軍因此化劣勢為優勢,以弱勝強,獲得大勝。

論述中,吳起還提出以柔克剛的謀略思想。以柔克剛,就是“強必以謙服,剛必以辭服”,即用弱者的麵貌示人,以理服人;用柔和的方式處理問題、因勢利導,以戰勝剛強的對手;或者寓剛於柔,以含蓄而微妙的語言拒絕強敵的無理要求。采用這一謀略往往能收到使用武力不能獲得的效果。

安史之亂時,郭子儀之子郭晞屯兵邠州,其軍紀鬆馳,而部下橫行不法,民眾敢怒而不敢言。段秀實知情後,主動要求出任該地軍隊的執法官。不久,郭軍又有17人到市集燒殺掠搶,段氏立即將其逮捕並斬首示眾。郭軍為之騷動,紛紛披甲執械,要找段秀實報仇。段秀實卻解下佩刀,選一年衰力竭者為其牽馬,逕至郭晞營門口,披甲者呼之而出,秀實笑著邊走邊說:“隻一老兵,還需如此披堅執銳,興師動眾?我已頂著頭顱來了。”士兵們見狀,十分驚愕。不久郭晞出來,秀實對之曉以利害,郭也深以為然,對秀實說:“多虧您指導了我。”言畢,嗬斥其部卒退下,款宴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