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向來以地大物博、人傑眾多為傲,然而在清朝末年,由於任用奸人而致政治腐敗、軍備鬆馳,讓外國列強用槍炮打破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之後,清政府仍不用林則徐等一批主張抵禦外侮的大臣,而重奕善等堅持“求和”的賣國賊,結果下場如何呢?中國的領土任由列強軍隊踐踏,人民任由列強屠殺。
吳起這種以人為本、養賢納士、唯才是舉的謀略,在當今社會也極為重要。在商戰中以人為本,就是把加強對員工的培育訓練作為振興公司的根本措施。在企業的發展規劃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人才能力的高低優劣對於公司的生存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盡可能有係統地對員工進行培育訓練,已成為完善經營公司的關鍵所在。
美國麥當勞的連鎖商店遍及全世界。麥當勞的成功秘訣是QSC三個英文字母,即品質、服務和清潔。麥當勞公司為了使一切產品與經營模式都能合乎標準,特別開辦一所“漢堡大學”,要求每一個持有麥當勞公司牌照的業者和餐廳經理,都要到伊利諾州的“漢堡大學”,參加為期10天的培訓。修讀完課程的人,可以獲得漢堡學士的名銜。雖然這所“大學”的授課時間很短,但進修的內容卻相當多,所學的東西包括如何擦洗爐架、填寫帳本等。有些學員因課業繁重,還得在半夜複習功課。
在這段論述中,吳起還特別指出“強國之君,必料其民”,即在使用人才時,還必須善於發現各人的長處,進而“用其所長”,使之“各盡其能”。
的確,就當代商業活動而言,隻有招納和依靠人才才能使公司在競爭中贏得優勢。公司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即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發展公司的要件,所以如果擁有眾多人才,相當於取得在競爭中獲勝的法寶。
百事公司創業數十年,事業不斷發展,生意越做越大,可謂百事亨通,財源滾滾。一些人紛紛登門求教,詢問百事公司在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大顯身手的秘訣。百事公司總經理卡洛威向慕名而來的求教者伸出三根指頭。眾人不解其意,卡洛威便解釋說,百事公司是靠3P起家的。這3P即英文“people,people,people”(人,人,人)。卡洛威說,除此之外,沒有比它更重要的東西了。
日本索尼公司總裁盛田昭夫在《日本造》一書中指出:“日本公司的成功之道並無任何秘訣和不可與外人言傳的公式。不是理論,不是計劃,也不是政府政策,而是人,隻有人才能使公司獲得成功。”
七賢者居上,不肖者處下
【原文】
武侯問曰:“願聞陳必定、守必固、戰必勝之道。”
起對曰:“立見且可,豈直聞乎!君能使賢者居上,不肖者處下,則陳已定矣。民安其田宅,親其有司,則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鄰國,則戰已勝矣。”
【譯文】
武侯說:“我想知道如何才能使陣勢必定安穩、防守必定牢固,作戰必定取勝的方法。”
吳起說:“馬上就可以讓您看到,豈隻知道而已!如果您能對賢才加以重用,對沒有才德的人不予重視,那麼陣勢就已經穩定了。能使民眾安居樂業,親近官吏,那麼防守就已經牢固了。能使百姓都擁護自己的國君而不滿敵國,那麼戰爭就已經勝利了。”
【心得】
在這段論述中,針對魏武侯所提出如何使“陳必定、守必固、戰必勝”的重大謀略問題,吳起簡要地指出,作為統治者必須做到三點,即使“賢者居上、不肖居下”、“民安其宅,親其有司”、“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鄰國”,而其中最重要的乃是第一點。
韓愈在《馬說》中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本來“千裏馬”與“伯樂”的關係是先有千裏馬,然後才會有識別千裏馬的伯樂。但韓愈有感於世間真正能識賢辨才的人實在太少,從而導致許多人才埋沒鄉野、終其生而無用武之地,所以發出這番慨歎。
“使賢者居上”之關鍵在於辨識賢才的能力,若就其能力而任用得體必可發揮人才的所長,進而使之成就一番大事業,因此作為國家領袖或權力機關,更應當具備考察賢才的能力。賢才分偏才與通才兩類。偏才,是指就某一方麵而言可稱之為賢者;通才,是指各方麵的能力都很強。偏才可作為輔佐者,而通才可委之以重任。
比如戰國時的趙括,就擅長從理論上論證戰略的得失,若作為將帥的參謀,不失為股肱。在其父趙奢為將領時,趙括的特長便得到了充分發揮。趙奢在率軍作戰之前時常與趙括討論作戰策略,而趙括的許多建議在實踐中也確實發揮了極佳的成效。正因趙括乃為偏才,所以趙奢在臨死時囑咐趙括隻可作參謀而不能獨立擔當重任。但趙王並未采行趙奢的建言,反而直接任用趙括作為統帥,率兵與秦軍作戰,結果招致“長平之戰”的慘敗。